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11),溺(12)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13)于東海。
【注釋】選自《山海經·北山經》?!渡胶=洝肥俏覈糯乩碇鳎蠹s在戰國時記錄成文,秦漢增補。其中保存了許多古代神話傳說和邊遠地區的地理異聞。精衛,鳥名,一名誓鳥,又名冤鳥、志鳥,俗呼帝女雀。
〔發鳩(jiū)之山〕山名。據晉代郭璞注,在今山西長子西。
〔柘(zhè)木〕柘樹,落葉灌木。
〔焉〕指示代詞兼語氣詞,在那里。
〔烏〕烏鴉。
〔文首〕頭上有花紋。
〔喙(huì)〕鳥嘴。
〔其鳴自詨(xiào)〕它的鳴聲是自己呼叫自己。精衛,本是此鳥的叫聲,因有此說。詨,呼,叫。
〔炎帝〕傳說中的氏族部落首領,一說即神農氏。
〔少女〕小女兒。
(11)〔東海〕泛指我國東邊的大海。
(12)〔溺(nì)〕淹死。
(13)〔堙(yīn)〕填塞。
【譯文】發鳩山上,生長著許多柘樹,山上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烏鴉,頭上有花紋,白嘴,紅色的腳,這種鳥的名字叫精衛。它的叫聲像自己呼叫自己。它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字叫女娃。女娃到東海里游泳,淹死在海中沒能回去,所以變成了精衛鳥。它經常銜著西山上的樹枝石頭,拿來填東海。
上一篇:《左傳》·秦晉殽之戰》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列子·紀昌學射》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