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夜·馮至》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我們靜靜地坐在湖濱,
聽燕子給我們講南方的靜夜。
南方的靜夜已經(jīng)被它們帶來,
夜的蘆葦蒸發(fā)著濃郁的情熱。——
我已經(jīng)感到了南方的夜間的陶醉,
請你也嗅一嗅吧這蘆葦中的濃味。
你說大熊星總像是寒帶的白熊,
望去使你的全身都感到凄冷。
這時的燕子輕輕地掠過水面,
零亂了滿湖的星影。——
請你看一看吧這湖中的星象,
南方的星夜便是這樣的景象。
你說,你疑心那邊的白果松,
總仿佛樹上的積雪還沒有消融。
這時燕子飛上了一棵棕櫚,
唱出來一種熱烈的歌聲。——
請你聽一聽吧燕子的歌唱,
南方的林中便是這樣的景象。
總覺得我們不像是熱帶的人,
我們的胸中總是秋冬般的平寂。
燕子說,南方有一種珍奇的花朵,
經(jīng)過二十年的寂寞才開一次。——
這時我胸中覺得有一朵花兒隱藏,
它要在這靜夜里火一樣地開放!
——1929
湖濱。靜靜的春夜。蘆葦蒸發(fā)著濃郁的情熱。——這就是詩人在詩的開篇為我們畫出的南方的夜景圖。當(dāng)時馮至在北京大學(xué)任助教,心中蘊積著些許“狹窄的情感、個人的哀愁”(《馮至詩選·序》),它們流進(jìn)了《南方的夜》里,流進(jìn)了這一片靜夜的湖水之中,拍擊著讀者的心的堤岸。對于馮至來說,這憂郁不僅僅來自他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而且有著獨特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根源。詩人出身清寒,父親經(jīng)常失業(yè)的憂愁,家庭經(jīng)濟(jì)拮據(jù),特別是幼年失母的痛苦,在他心靈上留下了濃重的陰影,仁慈的繼母過早地離世,又給他帶來新的憂傷。詩人的心理結(jié)構(gòu)與詩的情緒意象的結(jié)構(gòu)呈雙向同構(gòu),詩中設(shè)置的“我”和“你”,都是詩人憂郁心靈的客觀對應(yīng)物。詩人傾注了更多的憂郁在“你”身上:“你說大熊星總像是寒帶的白熊,/望去使你的全身都感到凄冷”,“你說,你疑心那邊的白果松/總仿佛樹上的積雪還沒有消融”。而對于“我”的刻畫,詩一開始是讓“我”和“你”形成一種對比,在“你”憂傷的視野里,“我”為“你”指點了異樣的風(fēng)光:“我已經(jīng)感到了南方的夜間的陶醉/請你也嗅一嗅吧這蘆葦中的濃味”,“請你看一看吧這湖中的星象/南方的星夜便是這樣的景象”,請你聽一聽吧燕子的歌唱,/南方的林中便是這樣的景象”;但這種“我”和“你”的情緒的反差只是為了增添抒情的色調(diào)的豐富而已,詩臨近結(jié)束的時候終于表明,這兩個靜靜地坐在湖畔的抒情主人公,在這和煦的春夜里,他們的感受其實是一致的:“總覺得我們不象是熱帶的人,/我們的胸中總是秋冬般的沉寂”。很清楚,“我”是作為“你”的映襯而存在的,或者可以說,兩者是一種偏正關(guān)系。“我”感受到了春夜的溫暖,但這溫暖終于還是沒有融化心頭的積雪,它不是反而更凸現(xiàn)了積雪的寒冷嗎?機(jī)智的詩人向我們表明,這“我”和“你”其實就是雙重的“自我”,它們都以詩人憂郁的靈魂為中介,互為溝通,最終融為一體。
這首詩既不是描摹式的再現(xiàn),也不是直抒式的表現(xiàn),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是通過可感的畫面中的景象展示出來的。詩人并不是沉溺于憂郁之中而不能自拔,詩中出現(xiàn)的“燕子”這一意象透露了詩人內(nèi)心的另一側(cè)面:對美好希望的追求。它為詩的抒情畫面上的黯淡底色涂上了一抹嫩綠。此時此刻,燕子報春的鳴叫聲聲,濺落南方的夜的湖里,也濺落詩人的心湖:“這時我胸中覺得有一朵花兒隱藏,/它要在這靜夜里火一樣地開放!”
上一篇:《單峰駝·侯汝華》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南河·王爾碑》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