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戴名世
字田有,一字褐夫,號憂庵,一號南山。桐城(今屬安徽)人。少有才辯,家貧,以課徒自給。貢生,補正藍旗教習。授知縣,棄去。往來于燕、趙、齊、魯、河、洛、吳、越之間,賣文為生。喜讀《史記》,考求前代奇節瑋行,時時著文以抒其抑郁。嘗自言非求名利于世,因胸中有書數百卷,非與眾人雷同之言,故需“屏居深山,足衣食,使身無所累”,才能著之竹帛,傳諸其人。清圣祖康熙四十八年(1709),會試第一,殿試一甲二名,授翰林編修。康熙五十年,左都御史趙申喬參劾其妄竊文名,恃才放蕩,前為諸生時私刻文集、肆口游談,倒置是非,語多狂悖。詔下部議,查出其所著《南山集》中《與余生書》言及南明弘光、隆武、永歷年號,又將其擬之帝昺(南宋)、蜀漢,遂以“大逆”定罪。康熙五十二年,下詔“法外施仁”,將凌遲改為斬首。名世因文字之禍,著作遭到禁焚,但其作品仍以抄本秘密流傳,更名為《潛虛先生文集》。名世不以詩名,其詩作多零落湮沒。近世發現之《古史詩箴》,共得詩一百一十首,皆為七言絕句,每詩皆立四字小題,始于“涿鹿始戰”,終于“鄭氏抗節”,評四千年以來史事,自序云:“史者,有所為而作也。傳愚民之統而怪誕興,趨當時之勢而阿諛作,守一家之囿而是非倒,寄隱衷之怨而曲直蒙。必也破統、離勢、毀囿、銷怨而后史聯乃萌。”可知此組詩意在對歷史事實作出突破傳統之評價。如《逼上梁山》云:“刮脂吮血逞兇頑,屈膝強胡益厚顏。不是衣冠皆盜賊,小民那忍上梁山?”組詩中更多的篇章表達了詩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如《承疇降虜》、《維揚大節》、《天下己任》、《鄭氏抗節》等都是這類作品。《古史詩鍼》通俗流暢,也有人認為非戴氏所作。有《戴名世集》。《清史稿》卷四八四有傳。蕭穆為撰事略。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戴叔倫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文體四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