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又名《覺世名言》,清代短篇小說集,成書約在順治十五年。作者李漁(1610~1680),清初著名戲曲家兼小說家,原名仙侶,字謫凡,后改名漁,字笠鴻,號天徒,笠翁、隨庵主人,亦署新亭樵客、湖上笠翁、笠道人、覺世稗官、覺道人等。二十幾歲時已頗負文名,但屢應鄉試不第,一生著述頗豐,詩文有《一家言》,傳奇有《笠翁十種曲》,小說有《無聲戲》、《十二樓》等。
《十二樓》,共12卷,皆以“樓”名篇:合影樓、奪錦樓、三與樓、夏宜樓、歸正樓、萃雅樓、拂云樓、十巹樓、鶴歸樓、奉先樓、生我樓、聞過樓。每篇回數不同,共38回。有喜劇之風,構思新巧,給人以幽默輕松之感。作者通過這部小說表現了對男女間情戀要順其自然,婦人的操守應因時而論,不要死守“貞節”,男女間愛情不可發揮太過等觀點。作品還揭露和鞭笞了統治階級荒淫腐朽、貪婪奸詐、埋沒人才等罪行,同時還辛辣諷刺了為富不仁、嫌貧愛富的世俗丑態。書中不止一處流露出作者對農民起義的仇視,個別篇章反映出作者宣揚宿命姻緣和欣賞閨房秘事的不健康情趣。李漁的小說與劇本一樣反映出一種喜劇風格,題材新穎、構思巧妙、手法奇特,給人以幽默輕松之感,但也有些小說文氣卑下、討論過多、矯糅造作。
在清代士大夫心中,小說是沒有什么地位的。順治九年(1652)清世祖就正式下令,嚴禁“瑣語淫詞”,“違者從重究治”。道光十四年(1834)下諭說:“嚴飭地方官實力稽查,如有坊肆刊刻,及租賃各鋪一切淫書小說,務須搜取板、書,盡行銷毀”。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二樓》被清王朝列為禁書,由浙江設局禁毀。
現在所見到的《十二樓》刻本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清初消閑居精刊本,一種是寶寧堂本。大連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清刊本。198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校點整理本《十二樓》。
上一篇:《北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南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