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貫日
【出典】 《戰國策》卷二五《魏策四》:“唐且曰:‘夫專諸之刺王僚也,慧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蒼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漢書》卷五一《鄒陽傳》鄒陽于獄中上書曰: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唐·顏師古注引東漢·應劭曰:“燕太子丹質于秦,始皇遇之無禮,丹亡去,厚養荊軻,命西刺秦王。精誠感天,白虹為之貫日也。”
【釋義】 傳說戰國時聶政、荊軻行刺,其精誠忠心感動了上天,曾出現了白虹貫日的天象。后因用此典稱頌人心懷孤忠、精誠感天。
【例句】 ①貫日孤忠,凌云獨志,曾展回天力。(朱敦儒《念奴嬌·楊子安侍郎壽》836)這里用“貫日孤忠”典稱頌楊子安對朝廷極為忠誠。②凌云氣節,貫日精忠,艱難未許心灰。(王之道《勝勝慢·和劉春卿有懷金溪》1155)這里用的“貫日精忠”頌美劉氏在國家十分艱難的時刻,并未心灰意冷,而是仍希望為國建立功業。③貫日精忠,凌云壯氣,妙齡英發。(趙善括《醉蓬萊·辛卯生日二首》其二1986)這里用“貫日精忠”典頌美壽主年紀雖輕,但對國家的忠誠可以感動上天。
上一篇:典故《貢父》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貫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