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音樂·《彼得·格萊姆斯》
歌劇。布里頓作曲,根據喬治·克雷布的詩編寫腳本。1945年完成,同年6月在英國倫敦首演。這是一部心理分析劇,它揭示的是一個孤獨的人的心理活動,留給人們許多思考。劇情為: 漁民彼得·格萊姆斯。是一個粗俗、貧窮而又孤寂的人。全村除寡婦埃倫·奧德福以外,沒有任何人與他往來。他雇有一小徒工,兇狠殘忍以待,連埃倫的勸阻也置之不理。徒工在一次出海時喪生,他又雇了另一個徒工。第二個徒工因主人的逼迫在暴風雨中去捕魚,又從峭壁上摔下去喪了命。村人聞訊群情激憤,尋找格萊姆斯。但他已經沉船自盡。這部歌劇在音樂上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作曲家把合唱與重唱放在主要地位上,而以往歌劇中占主導的詠嘆調和宣敘調往往只作為一種自由的片斷出現。此外,樂隊的作用也加強,它不但作為演唱者的伴奏,而且對人物的內心刻劃和舞臺上所發生的事態的喧染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劇中的四段間奏曲,它們可以說是全劇音樂的中心內容。
上一篇:西方文學·音樂·《青年管弦樂隊指南》
下一篇:西方文學·音樂·《戰爭安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