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無題
唐詩篇名。中國古詩無標題現象頗多。《詩經》篇什最初即無標題。然以《無題》為題大量作詩,則為唐詩人李商隱所首創。李商隱現存詩集中有《無題》詩十七首,寫作時間布于義山一生,難以考實,其詩分屬各種詩體。五古如“八歲偷照鏡”、“幽人不倦賞”(此首一說為失題),五律如“照梁初有情”,七律如“昨夜星辰昨夜風”,七絕如“白道縈回入暮霞”、“紫府仙人號寶燈”。有的為組詩,稱《無題二首》《無題四首》,而二首、四首之詩體不必一律。如《無題二首》一為七律(昨夜星辰昨夜風)、一為七絕(聞道閶門萼綠華);《無題四首》則系兩首七律(來是空言去絕蹤、颯颯東風細雨來)、一首五律(含情春晼晚)、一首七古(何處哀箏隨急管)。李商隱無題詩中除“萬里風波一葉舟,憶歸初罷更夷猶。碧江地沒元相引,黃鶴沙邊亦少留。益德冤魂終報主,阿童高義鎮橫秋。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共白頭”一首明白抒寫懷古思鄉之緒外,其馀大體均以艷麗凄婉之詞、隱晦含蓄之筆寫男女戀慕及追求渴想的情愫,藝術風格優美而朦朧,“意多沉至,語不纖佻。”(清施補華《峴傭說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如:“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寫愛情之深摯與忠誠極為精確生動。二首之次聯,均為千古傳誦之名句。“鳳尾香羅薄幾重? 碧文圓頂夜深縫。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班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寫失戀女子的心理創傷和變態舉止。“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寫女子愛情追求的熱烈執著,場景、人物均極細膩婉曲,既令人如聞如見,又富于聯想回味的馀地,故歷來膾炙人口。李商隱無題詩中亦有借詠老女不售抒發遲暮之感、不遇之愁者:“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墻看。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其隱喻及寄托均十分明顯,由此使人想到諸如“來是空言去絕蹤”、“颯颯東風細雨來”、“紫府仙人號寶燈”乃至前引諸首顯系寫愛情之作是否亦隱含寄托。對于李商隱無題詩之主題,向有寄托與艷情兩說,而兩說之中,又有許多具體而微的區別,對寄托的內容與對象,戀愛的女方與本事等等,均有多種看法。如明楊基謂義山無題“皆托于臣不忘君之義,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無題,和李義山商隱》)。清朱鶴齡云無題乃義山“厄塞當途,沉淪記室”,“身危思苦”而作的“曲言”和“漫語”,如“颯颯東風”一首即“不得但以艷語目之”(《李義山詩箋注序》)。吳喬著《西崑發微》則以為義山無題均為寄意令狐绹陳情告哀之作。后來注家如程夢星、馮浩、張采田大抵同其說法。持無題詩艷情說者,對義山所戀對象有貴主、女冠、宮嬪、娼妓等不同推測。近人蘇雪林《李義山戀愛事跡考》(一名《玉谿詩謎》)甚至指實義山所戀宮嬪之名為飛鸞、輕鳳。然當代多數唐詩學者對上述兩種比附索隱式的本事考證均持懷疑態度。紀昀認為:“《無題》諸詩,有確有寄托者,‘來是空言去絕蹤’之類是也;有戲為艷體者,‘近知名阿侯’之類是也;有實有本事者,如‘昨夜星辰昨夜風’之類是也;有失去本題而后人題曰‘無題’者,如‘萬里風波一葉舟’之類是也;有與《無題》詩相連,失去本題,誤合為一者,如‘幽人不倦賞’是也。宜分別觀之,不必概為穿鑿。”(《李義山詩集輯評》)其具體說法雖可斟酌,但“宜分別觀之”的原則贊同者較多。要之,李商隱無題詩乃以愛情生活為主要依據而又融匯全部人生經驗、以感傷身世為主題的作品。義山詩中尚有不少取首二字或篇中任意二字為題而實即無題的作品,以它們的總體傾向作為參證,則無題詩之主旨與風格便更為顯明可辨。李商隱無題詩對后世影響頗大,歷代皆有喜愛者和模仿者,從稍晚于他的韓偓到元楊維楨(鐵崖)、明王彥泓、清黃景仁(仲則)、陳文述、孫原湘席佩蘭夫婦乃至南社詩人俞鍔(劍華)、林庚白(學衡)、李煮夢(小白)和近人陳寅恪等,均有仿商隱無題詩、以綺艷華靡風格出之的作品。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無我之境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時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