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楊一清
字應寧,號邃庵,又號石淙。安寧(今屬云南)人,父徙巴陵(今湖南岳陽),又徙丹徒(今江蘇鎮江)。一清八歲,以奇童薦入翰林,十九歲成進士,授中書舍人,聲華籍甚。出為山西按察僉事,以副使督學陜西。在陜八年,究邊事甚悉。召為太常少卿,進南京太常卿,拜左副都御史,督理陜西馬政,進巡撫總制三邊,擢右都御史。以忤權宦劉瑾被逮下獄,尋解,致仕。后起總制軍務,召拜戶部尚書,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入參機務。累官至太子太師、特進上柱國、華蓋殿大學士。為張璁、桂萼等構陷落職。卒贈太保,謚文襄。一清歷官五十六年,出將入相,久為方面大吏與中樞大臣,博學善權變,暢曉邊事,識大體,人或比之以唐代賢相姚崇。其詩多攄寫忠君愛國、憂時憫民、規迪僚友之情,如:“宦游蹤跡半江湖,直以風波作坦途。一代勛名方自許,百年綱紀正須扶”,“歷盡悲歡年未老,閱來夷險路方真”,“也知物論終難屈,莫把文辭作楚聲”(皆見《送張兼素謫師宗》),“聊以文章供歲月,恥將溫飽負平生”,“投荒合是孤臣分,肉食紛紛恐未安”(均見《送履庵蕭文明還鎮寧》)。這些出自肺腑、或勖己或勉人的句子,在楊詩中俯拾皆是,反映明朝士大夫以氣節自重的時代風習。其詩中關心民生疾苦的作品有意模仿民歌。反映時代的重大問題往往用古體長篇。朱彝尊言:“邃庵古詩,原本韓、蘇,近體一以陳簡齋、陸放翁為師。”(《靜志居詩話》)陳田言:“文襄《石淙全集》,利鈍雜陳。其杰出之篇,實可與茶陵旗鼓相當。”(《明詩紀事》)其實,一清詩的內容遠比李東陽作品豐富,在藝術上也比李詩富于變化,由于人多震灼于李東陽的盛名,往往軒李輊楊,有失允當。著有《西征日錄》、《車駕幸第錄》、《明倫大典》及《楊一清奏議稿》三十卷、《石淙類稿》四十五卷,詩二十卷。謝純為撰行狀。《明史列傳》卷六一、《明史》卷一九八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杜詩闡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楊循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