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韓嬰·卜商言勇
西漢軼事小說。韓嬰撰。原載《韓詩外傳》卷六第二十章。《太平御覽》四三六亦引載。李格非、吳志達主編《文言小說》亦錄入。卜商,姓卜名商,字子夏,孔丘弟子。作品描寫:衛靈公晝寢而起,志氣益衰,使人急召勇士公孫悁,道遇卜商。卜商問明情況,說自己有勇,愿同車去見靈公。靈公請卜商上殿,并命再去召公孫悁。俄而悁至,入門杖劍疾呼,讓卜商下殿,否則殺其頭。卜商說:“(你過)來! 吾嘗與子從君而西見趙簡子,簡子披發杖矛而見我君。我從十三行之后,趨而進曰: ‘諸侯相見,不宜不朝服。君不朝服,行人卜商將以頸血濺君之服矣!’使反(返) 朝服而見吾君者,子耶我耶?”公孫悁說是卜商有勇。卜商又說:“又與子從君而東至阿(柯邑),遭齊君重鞇(墊褥)而坐。我君單鞇而坐。我從十三行之后,趨而進曰:‘禮: 諸侯相見,不宜相臨從庶。’ 揄(抽去)其一鞇而去之者,子耶我耶?”公孫悁又說卜商有勇。卜商繼續說:“又與子從君于囿中,于是兩寇(一本作 ‘字’,為“牸”之省寫,指小獸)肩 (四年的獸)逐我君,拔矛下格而還之者,子耶我耶?”公孫悁又說卜商有勇。卜商說: “子之勇不若我三矣。所貴為士者,上不攝(懾)萬乘,下不敢敖乎匹夫,外立節矜而敵不侵擾,為禁殘害而君不危殆,是士之后長而君子之所致貴也。若夫以長掩短,以眾暴寡,凌轢無罪之民,而成威于閭巷之間者,是士之甚毒而君子之所致惡也,眾之所誅鋤也。《詩》曰: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夫何以論勇于人主之前哉!”于是靈公避席抑手(當作‘抑首”,即低下頭),謂:“寡人雖不敏,請從先生之勇。”這篇作品,其主旨是表現卜商的勇敢精神的。卜商三次為君解危雪恥,實為有勇有謀之士。相比之下,公孫悁就遜色得多了。所以公孫悁不能不被卜商之勇所懾服,衛靈公也不得不承認卜商之勇。作品通過人物對話敘事,表現人物性格。卜商的勇謀雙全、義勇兼備,都給讀者以鮮明生動之感。特別是描寫卜商侃侃而談,儀威辭嚴,實為傳神之筆,卜商所說的勇士“不攝萬乘”,不傲侮匹夫,不畏強御的行為和品質,至今尚有借鑒意義。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南斗北斗》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盧充》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