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杜詩闡
杜詩評注本。三十三卷。清盧元昌撰。元昌字文子,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生活于清初,生平事跡不詳。據此書自序之“憶余丁壯盛,沉溺于雞林之業者垂二十年”,知其曾長期為一書商。盧氏勤奮好學,治學亦尚嚴謹,著有《左傳分國纂略》。盧元昌自康熙四年(1665)開始撰寫《杜詩闡》,至康熙二十一年始告完工。此書重點在于闡釋詩意,故名。錄詩以作年之先后為序,不分古近體,少數詩篇之系年與諸家不同。盧氏對于前人之評注,有所不滿,他認為:“有因注反晦者:一晦于訓詁之太雜;一晦于講解之太鑿;一晦于援證之太繁。反是者,又為膚淺凡庸之詞,曰‘吾以杜注杜也’,則太陋!況長篇而所發明者只一二言,數首而所發明者只一二言,其眾所曉者及之,眾所不曉者仍置焉,如是者又太簡。余于雜者芟之使歸于一,于鑿者核之使確,于繁者約之使不多指而亂視,于陋者澤之使雅,于簡者櫛比而遍識之使不罣漏,而又加以镕鑄組織之功焉。以意逆志,既又發其言中之意,意中之言,使當年幽衷苦調曲傳紙上,而又旁羅博采,凡注家未及者約千有馀條。”(見其自序)全書之評注,概出于己而不援引他人。詩題之下,偶有解說;句段之間,也時加數語,說明其意;詩后則綴一短文,串解全詩,時加闡發,并作評論。《四庫全書存目》著錄了此書,其《總目提要》譏此書曰:“其注如《四書》講章,其評亦如‘時文’批語,說詩不當如是,說杜詩尤不當如是也。”洪業《杜詩引得序》則謂此書不無好學深思之所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評,“非持平之見也”。周采泉《杜集書錄》亦謂此書“所闡發者,正有發人所未發也”,“可取資者不少”,與吳見思《杜詩論文》同為清初杜集注本中有獨創風格之作。按盧氏說詩,固有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譏之陋習,但總體而論,當以洪、周二說為是。此書現存清康熙二十五年書林刊本,1974年臺灣大通書局影印此本,收入《杜詩叢刊》。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杜詩說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楊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