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風流派·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合稱。漢末建安時代,曹氏父子不僅政治地位顯赫,又以其杰出的文學(xué)才能和成就,成為建安文壇的領(lǐng)袖人物,他們和其同時期詩人的創(chuàng)作,形成了我國文人五言詩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高峰,對我國古典詩歌的發(fā)展,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六朝時,劉勰《文心雕龍·時序》以歷史發(fā)展的眼光,指出了曹氏父子在那個變動時代中的文壇領(lǐng)袖地位:“自獻帝播遷,文學(xué)蓬轉(zhuǎn),建安之末,區(qū)宇方輯。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辭賦;陳思以公子之尊,下筆琳瑯。并體貌英逸,故俊才云蒸。”鐘嶸在《詩品》中雖然把曹操、曹丕、曹植分別列于下、中、上三品,但同樣肯定了他們父子的文壇領(lǐng)袖地位:“降及建安,曹氏父子,篤好斯文;平原兄弟,郁為文棟;劉楨、王粲,為其羽翼。次有攀龍托鳳,自致于屬車者,蓋以百計。彬彬之盛,大備于時矣。”(《詩品序》)宋以后,在不少的詩話、詩文評中,在論及漢魏詩文時,常常把他們?nèi)说淖髌凤L格作對比分析,并出現(xiàn)了“三曹”的合稱,如明胡應(yīng)麟《詩藪》說:“三曹,魏武太質(zhì),子桓樂府、雜詩十馀篇佳,馀皆非陳思比。”清牟愿相《小澥草堂雜論詩》說:“《三百篇》渾噩,譬則黃、農(nóng)。蘇、李、《十九首》左動(疑當作“勁”),譬則虞、夏。古樂府變調(diào),譬則湯、武。三曹詩廣大悉備,譬則周公。”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說:“細揣格調(diào),孟德全是漢音,丕植便多魏響。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孟德欲為三代以上之詞,劣乃似漢;子桓兄弟取法漢體,遂漸淪矣。”又說:“子建既擅凌厲之才,兼饒藻組之學(xué),故風雅獨絕。不甚法孟德之健筆,而窮態(tài)極變,魄力厚于子桓。要之,三曹固各成絕技,使后人攀仰莫及。”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三吏三別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xué)研究·三百演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