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譚元春
字友夏。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自幼博學多聞,少時即能詩,二十歲時因佩服同邑鐘惺的文學主張而與其結交,合作編選了《唐詩歸》、《古詩歸》。二書影響頗大,遂使鐘、譚之名滿天下。早年進學,直至明熹宗天啟七年(1627),方得中鄉試,名列第一。會試屢落第。思宗崇禎十年(1637),再度進京會試,客死于旅店。元春與鐘惺齊名,同為竟陵派代表人物,論詩崇尚性靈,又把“性靈”理解為奇趣別理、幽情單緒。元春的主張較鐘惺更為偏執,在其《詩歸序》中云:“夫真有性靈之言,常浮出紙上,決不與眾言伍。而自出眼光之人,專其力,壹其思,以達于古人,覺古人亦有炯炯雙眸從紙上還矚人。”(《詩歸序》)元春詩作遠不如鐘惺,如錢謙益所云,其詩以“俚率為清真,以僻澀為幽峭,作似了不了之語,以為意表之言,不知求深而彌淺。寫可解不解之景,以為物外之象,不知求新而轉陳。無字不啞,無句不謎,無一篇章不破碎斷落。一言之內,意義違反,如隔燕吳;數行之中,詞旨蒙晦,莫辨阡陌”(《列朝詩集小傳》)。詞雖激烈,但大體符合實際。其詩多寫景攄懷以及描寫行旅之作,風格冷僻苦澀,詞不達意之處,亦屢屢出現。元春與鐘惺合作批點了大量的詩文,以宣傳竟陵派之論文主張,除古、唐《詩歸》外,還有《明詩歸》、《宋文歸》、《韋蘇州集》等。著有《詩觸》、《遇莊》以及《譚友夏合集》等。《明史》卷二八八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謝靈運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貝青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