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漁洋山人精華錄
詩別集。十卷。清王士禛撰。此集是士禛詩作的自選本,托名其門人盛符升、曹禾。士禛生前享大名,主持詩壇應酬繁劇,作品亦多,刻集不少,而平庸之作的廣泛傳播,必然給讀者以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之感。士禛曾引東坡贊美晉人劉伶之詩云“詩文豈在多,一頌了伯倫”;又言黃庭堅、徐禎卿晚年自定其集,刪其詩,所存之詩皆不多。因此,士禛也從已刊詩集——《漁洋山人詩集》、《續集》、《蠶尾集》、《南海集》、《雍益集》中選各體詩篇一千馀首,厘為十卷,其中古體詩四卷、近體詩六卷,托門人林估寫刻,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九年(1770)問世。其佳作名篇,大多收入此編之中,故其流傳極廣,遠過于《帶經堂集》,后世讀士禛詩者亦多讀此集。《四庫全書》即收此編,其他各集皆列入“存目”。后世注士禛詩者亦注此書,最早注本有清世宗雍正(1723—1735)間金榮《漁洋山人精華錄箋注》,金氏始撰于康熙四十九年,成書于雍正十二年,前后歷時二十五年。此書以箋注典事為主,較疏略,多錯謬,但編年較準確,多引王氏自己文章、筆記以證其詩。高宗乾隆(1736—1795)間,著名學者惠棟撰《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附《年譜》二卷及《金氏<精華錄箋注>辯訛》一卷,指出金注本引書、地理、人物之錯謬九十馀條。此書有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精刊本。另有《漁洋山人精華錄會心偶筆》六卷,乃伊應鼎選編并評注。此書以評論分析為主。刊于乾隆二十四年。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清閟閣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湖北詩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