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子夜吳歌四首
唐組詩名。五古。李白作。見《李太白全集》卷六。為樂府舊題。《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吳聲歌曲》收有《子夜歌》四十二首,《子夜四時歌》七十五首。《舊唐書·音樂志二》曰:“《子夜》,晉曲也。晉有女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樂府解題》曰:“后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變歌》,皆曲之變也。”多為男女幽會和相思之辭。《子夜吳歌》題承《子夜四時歌》而來。共四首,兩宋本、繆本題下俱注春夏秋冬四字,每首復標春、夏、秋、冬。體制由《子夜四時歌》一首四句衍為六句。第一首言秦地采桑女拒絕顯貴的追逐,第二首描寫越地之女的美貌,第三、四首寫思婦對征夫的懷念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似非一時一地之作。其中以第三首最為著名:“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通過月夜搗衣的場景描寫和秋風撩人愁緒的直接抒發,把婦人對征夫的刻骨思念曲曲傳出。寫得情景交融,渾然天成。王夫之曰:“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詩評選》卷二)對末二句,歷來頗多歧見。田同之云:“余竊謂刪去末二句作絕句,更覺渾含無盡。”(《西圃詩說》)沈德潛則曰:“詩貴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李太白《子夜吳歌》,本閨情語而忽冀罷征。”(《說詩晬語》)又曰:“不言朝家之黷武,而言胡虜之未平,立言溫厚。”(《唐詩別裁》卷二)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婁水琴人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字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