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shī)詞典故·跕鳶墮水
典源出處 《東觀漢記·馬援》:“ (馬援) 謂官屬曰:‘吾從弟少游嘗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足,乘下澤車(chē),御款段馬,為郡吏,守墳?zāi)梗l(xiāng)里稱(chēng)善人,斯可矣。求益盈余,但自苦耳。”吾在浪泊西里塢間,虜未滅之時(shí),下潦上霧,毒氣熏蒸,仰視烏鳶跕跕(die) 墮水中,臥念少游平生時(shí)語(yǔ),何可得也!’” 《后漢書(shū)·馬援列傳》亦載,作“仰視飛鳶跕跕墮水中。”
釋義用法 馬援南征,當(dāng)?shù)貧夂驉毫樱螝庋簦B飛鷹都被熏得跌落水中,想起從弟勸他安分知足的話(huà),真是感慨萬(wàn)分。后用此典表示環(huán)境艱難或處境險(xiǎn)惡,感慨不已。
用典形式
【鳶墮】 宋·陸游:“計(jì)出火攻傷老病,臥聞鳶墮嘆蠻煙。”
【鳶跕】 清·黃景仁:“但聽(tīng)烏啼能墮淚,況看鳶跕更傷神。”
【看鳶】 明·皇甫訪:“看鳶窮瘴煙,放雞定何日。”
【飛鳶跕】 宋·王安石:“仰視飛鳶跕,窮歸放款段。”
【飛鳶墮】 宋·蘇軾:“不須更待飛鳶墮,方念平生馬少游。”
【畏跕鳶】 唐·杜甫:“地濕愁飛鵩,天炎畏跕鳶。”
【墮鳶外】 宋·陳師道:“生當(dāng)?shù)靡饴潸t邊,何用封侯墮鳶外。”
【跕飛羽】 唐·劉禹錫:“瘴煙跕飛羽,沴氣傷百骸。”
【跕墮憂(yōu)】宋·蘇軾:“雖懷跫然喜,豈免跕墮憂(yōu)。”
【跕水飛鳶】 宋·楊萬(wàn)里:“數(shù)家草草劣無(wú)多,跕水飛鳶也不過(guò)。”
【跕鳶墮水】 清·趙翼:“跕鳶墮水尋常事,浪泊區(qū)區(qū)豈足夸。”
【跕跕飛鳶】 清·黃遵憲:“仰看跕跕飛鳶墮,轉(zhuǎn)憶鄉(xiāng)人下澤車(chē)。”
【蠻海驚鳶】 清·王鵬運(yùn):“怪塵昏,蠻海驚鳶,跕影都?jí)嫛!?/p>
【飛鳶念少游】 宋·陸游:“一樽共講平戎策,勿為飛鳶念少游。”
【六月墮飛鳶】 清·蔡婉:“聞道萬(wàn)人隨匹馬,曾經(jīng)六月墮飛鳶。”
上一篇:詩(shī)詞典故《貪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shī)詞典故《送君南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