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滄溟集
詩文別集。三十卷,附錄一卷,其中詩十四卷。明李攀龍撰。攀龍最早編成之詩集為《李于鱗古樂府》,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前后編訖,但未刊刻。其最早刊刻的集子為《白雪樓詩集》,初刻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為魏裳所刻,十卷,分體編排。穆宗隆慶四年(1570),汪時元再刊此集,為十二卷,汪氏跋云,他在浙江拜訪攀龍,攀龍“以后稿屬元續前集校刻”。可知此十二卷本乃受攀龍之托而刊刻。隆慶六年(1672),攀龍去世后第三年,王世貞在《白雪樓詩集》基礎上,于各體后分別補入了攀龍的晚年詩作,并增加了散文作品,凡詩十四卷、文十六卷,附錄一卷,收錄有關李氏生平的參考資料,如傳記、碑銘、唱和詩歌之類,題作《滄溟集》,前有張佳胤序。初刻于隆慶六年,為徐氏起鳳館所刊,有徐道履后序。神宗萬歷(1573—1620)間至少有兩個翻刻本:一刻本有萬歷三年(1575)胡來貢序,其附錄中所錄唱和詩也較多;另一刻本與原刊相同。另有萬歷三十四年(1606)平陽府陳柳吾精刊寫本。清宣宗道光二十七年(1847),景福堂刊《滄溟先生全集》三十卷。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長沙湘雨樓刻《滄溟詩集》十四卷,只收詩,不收文。德宗光緒三十三年(1907),渭南嚴氏刻《明百子詩集》,其中收《滄溟詩集》十四卷。兩本皆是取隆慶本《滄溟集》中前十四卷詩刻成,殊少特色。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滄浪詩話校釋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河岳英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