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寶刀歌
清詩篇名。七古。秋瑾作。見《秋瑾集》。這是一首長詩,全詩共四十五句,三百十九字。從詩中“幾番回首京華望”句,估計這首詩約作于1904年前后,詩人正在日本留學之時。詩的創作動機是詩人接受了一位日本友人所贈的寶刀,遂借刀抒發愛國情思。詩人表示愿持刀驅馬,馳騁戰場,與敵寇拼殺。另一方面詩人也清醒地認識到喚起民眾的重要性。由于封建統治者長期實行愚民政策,致使“奴種流傳遍禹域”。詩人感慨“心死人人奈爾何?”所以才“援筆作此《寶刀歌》”。最后詩體陡變為“辭賦體”,化用漢代賈誼《鵩鳥賦》中的典故,突發奇想,運用浪漫主義手法,抒寫“愿從茲以天地為爐,陰陽為炭兮,鐵聚六洲,鑄造出千柄寶刀兮,澄清神州。”詩中的寶刀,既是詩人英雄性格的鮮明寫照,又是對武裝革命斗爭的頌揚。詩人從歷史的回顧和現實的血的教訓中,痛切地認識到“誓將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賴武裝”的真理。全詩格調高昂,一氣奔瀉,感情激越。結尾部分以參差錯落的長短句式,顯示詩人的美好愿望和理想,把愛國激情推向高潮。不愧為詩人的代表佳作。詩人生前好友吳芝瑛在《記秋女俠遺事》中說:“(秋瑾)在京師時,攝有舞劍小影,又喜作《寶刀歌》《劍歌》等篇,一時和者甚眾。女士原作絕佳,有上下千古、慷慨悲歌之致。”可見這首詩影響之深廣。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定盦先生年譜外紀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小草齋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