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顧景星
字黃公,一作字赤方,號黃公。蘄州(今湖北蘄春)人。少聰穎,六歲能作賦,八九歲遍讀經(jīng)史,有“神童”之譽。與胡承諾等著名于江漢間。明貢生,南明弘光時授推官。清兵南下,遂隱于淀湖間。后為貝勒士賴所得,命以原官隨軍,南征浙、閩,固請始得放歸,自后屢征不出。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儒科,托病不與試,后遂翛然遺世。景星為明遺老,清初局勢穩(wěn)定后常常漫游四方,故其詩多記行旅見聞、山川形貌、風土人情。有些作品也反映了民生疾苦與故國之思,但較為浮泛。詩中間有自注,頗能與時事相參稽。其代表作品有《吳易擒》、《攻魃篇》、《揚州鈔關(guān)》、《楚宮老妓行》、《惡溪漁父行》等。詩作通俗流暢,少馀味,亦有少量小詩寫得頗具風韻。袁枚曾例舉其《憶內(nèi)》“靜夜停金剪,含情對玉釭。數(shù)聲風起處,花雨上紗窗”,《姬人睡》“玉腕明香簟,羅帷奈汝何。不知夢何事,微笑啟腮窩”;并贊其“風韻獨絕”(見《隨園詩話》)。著述頗多,大多不傳。傳世者有《白茅堂全集》四十六卷。另有《讀史集錄》、《南渡來耕集》、《阮籍詠懷詩注》、《李賀詩注》及《虎媒記》傳奇等。《清史列傳》卷七○、《國朝耆獻類徵》卷四二六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韓柳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