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唐詩篇名。七律。白居易作。見《白居易集》卷一三。屬雜律詩。浮梁,今江西景德鎮。於潛,今浙江臨安。烏江,今安徽和縣。符離,今安徽宿縣。下邽,今陜西渭南。約作于貞元十五年(799)。其時藩鎮叛亂,戰禍頻仍,災荒連年,詩人自己亦骨肉分離,過著漂泊羈旅的生活。此詩即抒寫其感時傷亂、懷鄉思親的感情:“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比姴皇碌耧?,氣勢酣暢,情韻無限。清孫洙評此詩曰:“一氣貫注,八句如一句,與少陵《聞官軍》作同一格律。”(《唐詩三百首》卷六)“吊影分為千里雁”一聯,以分飛失群之孤雁和辭根飄轉之飛蓬比喻弟兄離散漂泊,“共看明月應垂淚”一聯,用兄弟五處望月垂淚的想象抒寫其共同的思鄉深情,均寫得精巧貼切,為歷來傳誦之名句。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胡震亨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舒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