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 東莊詩存》新詩鑒賞
詩別集,不分卷,清呂留良撰。留良(1629~1683)初名光輪,字用晦,號晚村,崇德(浙江桐鄉)人。明亡散家財陰圖恢復,備嘗艱苦,事敗,居家授徒講學,學宗程朱,詆毀陸王,嚴華夷之辯,清廷舉博學鴻詞,誓死拒之。雍正時因曾靜案被開棺戮尸。
呂氏把詩文看成是反抗民族壓迫的武器,其詩揭露了清統治者的野蠻殘暴,表達了作者對清政權的憎恨和對明朝的眷戀。如《亂后過嘉興》真實地描寫了清軍屠戮之殘酷:“路穿臺榭礎,井汲髑髏泥。”(其一)“炮裂磚屋瓦,門爭路壓尸。”(其二)可想見當年慘狀。《憎蚊》一詩把滿族統治者比作吸吮人血的蚊子,淋漓盡致地描寫了它們的兇惡:“種類既繁多,變化出奇巧。或同鳥口噴,或依木葉葆。一投聲氣中,兇性同天造。蚊癢瘁饑苦,蓓蕾費爬爪。花蚊咀吻毒,文彩枉自姣,輕薄推水蚊,霜筋猶啰唣,最是草蚊饞,劣肚逼乾薧。”作者最厭惡的是蚊子的轟鳴,這好像統治者為自己的不義行為作的種種辯護:“我拼升斗血,恣汝萬腹飽。何用苦啁蜇,惡聲不可了。”
呂詩表現了作者堅定的反清立場,《耦耕詩》《祈死》《次韶黃九煙民部〈思古堂詩〉》等作品都反映了作者并不怕死,他唯一掛懷的是沒有能為推翻清統治貢獻力量:“悔來早不葬青山,浪竊浮名飽豆簞。作賊作僧何者是,賣文賣藥汝乎安?便令百歲徒增感,行及重泉稍自寬。一事無成空手去,先人垂問對應難。”(《祈死》之二)其凌轢之氣在遺民詩中還不多見。
呂詩中還有一些總結明朝滅亡經驗教訓的作品,如《真進士歌贈黃九煙》抨擊八股取士制度,認為八股文約束思想,禍國殃民,是明亡的重要原因。《東莊雜詩》十首描寫了各類士人,第三首揭露了身處江湖心懷魏闕的假隱士的丑惡和可笑:“仕宦有捷徑,無乃終南皋。幅巾且芒鞋,廣袖何蕭騷。肝肺中夜熱,徘徊理鉛刀。入拜朱門旁,出為蓬戶豪。但能飽味素,寧復矜羽毛。有勅放還山,頓首卷露尻。臣非首陽傖,安能常嗷嗷。書者長樂公,其門多汝曹。”刻畫生動,揭露深刻。
呂詩學宋,古樸蒼勁,不尚華藻,善于刻畫,近于谿刻。
呂氏生前身后俱未刻詩,雍正后其書被嚴禁,故呂詩只有抄本流傳,宣統三年(1911)曾據抄本排印出版,包括《萬感集》《倀倀集》《夢覺集》《真臘凝寒集》《零星集》《東將集》《欬氣集》等七種,為神州國光社出版。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唐宋金元詞鉤沉》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詞論·白雨齋詞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