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唐代·十漸不克終疏》簡析
魏征著。見《貞觀政要》,收于《唐宋文舉要》上冊。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魏征見太宗近歲頗好奢縱,恐其不能克終儉約,故上此奏章直諫。指出太宗有十個方面不能善始善終的缺點,希望他改正這些缺點,繼續保持貞觀之初的優良作風。首先寫古代帝王建立王業后,為了把政權“傳之萬代”,必先揚淳樸而抑浮華,貴忠良而鄙邪佞,絕奢靡而崇儉約,重谷帛而賤珍奇。政治清明,國家安定。唐太宗在貞觀之初“抑損嗜欲,躬行節儉”,那時“內外康寧,遂臻至治”。但近年以來,稍乖曩志,“敦樸之理,漸不克終”。具體表現在十個方面,即無為無欲之風漸墜,好奢縱而忘卑儉,驕侈勞人之事日多,近小人而遠君子,好尚奇異,求賢之心日衰,畋獵為歡,君臣關系淡薄,傲氣日增,不關心人民疾苦。最后希望他“思而改之,與物更新”。文章詞正理直,有理有據,分析透徹入微。
上一篇:《散文·唐代·化虎論》簡析
下一篇:《散文·賣豆腐的哨子》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