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 梅村家藏稿》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五十八集,詩二十卷,清吳偉業撰。偉業(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太倉(今屬江蘇)人。明崇禎四年(1631)進士,崇禎間官至左庶子,南明弘光中授少詹事。入清順治十年(1653)被詔入京為秘書院侍講,后升任國子監祭酒。順治十四年借母病返鄉,不復仕。
吳氏目睹明清之際戰亂,其詩多為哀傷時事而作,常以明朝衰亡、南都覆滅和綿延長久的抗清斗爭為題材。通過歌詠歷史人物、描寫歷史遺跡,以及憶舊懷人等形式反映那個激烈動蕩的時代,寄托了作者的興亡之感。其代表作品《松山哀》寫明將軍洪承疇降清后“為王前驅”,積極剿滅抗清力量的丑行;《臨江參軍》則為悼念抗清而犧牲的盧象升;《圓圓曲》是其名作。藉當時美女陳圓圓一生遭遇,揭露和斥責明山海關守將吳三桂背叛民族、開關迎敵、引狼入室的罪行。其中“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為誅心之論。傳說吳三桂曾持重幣請去此詩,吳不許?!侗栀泤羌咀印飞婕傲饲宄跽饎尤珖目茍霭浮4税甘乔褰y治者為恫嚇江浙一帶士大夫而故意擴大化的,吳兆騫被流放到寧古塔,梅村在詩中充滿了對他的同情,最后寫道:“生男聰明慎勿喜,倉頡夜哭良有以。受患只從讀書始,君不見,吳季子。”《臨淮老妓行》寫明末江北四鎮之一的劉澤清的腐敗,詩開始寫道:“臨淮將軍擅開府,不斗身強斗歌舞。白骨如何棄戰場,青蛾已自成灰土。”北京破后卻由妓女北上偵察,了解形勢,而劉氏等人“寶劍幾曾求死士,明珠還欲致傾城。男兒作健酣杯酒,女子無愁發曼聲”。清兵南下,劉氏本來打算走避海上,結果沒有來得及,只得“重來海口豎降幡,全家北過長淮去”?!都t樓夢》中的《姽嫿將軍詞》即仿此而作。
吳氏古體題材廣泛,表現了多方面的社會生活。他還有許多反映戰亂中人民所受災難的作品。如《直溪吏》《臨頓兒》《董山兒》仿杜甫“三吏”“三別”。《蘆洲行》《捉船行》《馬草行》寫催科逼役、迫征馬草。還有一些以貴主外戚為題材的作品,用以寄寓興亡之感。值得注意的是吳詩中記錄當時文化名人的作品。如《汲古閣歌》歌詠明末藏書家、出版家毛晉對于刻書、藏書的貢獻。贊揚他為傳播文化所做的工作:“君獲奇書好示人,雞林巨賈爭摹印?!薄熬袢f卷盡刊訛,邢家小兒徒碌碌。”《楚兩生行》紀述民間藝術家蘇昆生、柳敬亭的事跡,并表現出對他們和他們藝術的尊重。蘇昆生和柳敬亭在藝術史上都是有一定地位的。吳氏長于歌行,其體“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韻為勝;敘述類乎香山,而風華為勝”(《四庫總目提要》)。而且文詞清麗,章法多變。既委婉含蓄,又沉著練達,在詩歌史上也不多見。
吳氏律體也頗可觀。特別是七律氣韻生動,多感慨蒼涼之音?!稉P州》等為其代表作。
吳集長期行于世者是其學生顧湄編定本,詩十八卷,名《梅村集》,由于各種原因(主要是政治原因),這個集子缺失很多?!睹反寮也馗濉废登迥牧鹆S售出,為董康所得。原為六十卷,董將五十六至五十九卷,合并為二卷,并附顧師軾所作《吳梅村先生年譜》、世系,于宣統三年(1911)刻印出版。此本比舊刻本多出詩文、詞一百余篇。常見者有商務印書館民國間編《四部叢刊》本。另外有鄧之誠所藏《梅村先生詩》十卷。此書“刻于順治十七年(1660),托之門人所編,首載謙益序及書”(《清詩紀事初編》)。書中有“六十余首為《藏稿》所無”,可能包括一些入清之前的作品,此書未見。今人葉君遠從一些清初總集(如《明代詩存》《明詩歸》《江左三大家詩鈔》《吳越詩選》《感舊集》等)中又輯得梅村佚詩四十九首,多為入清之前作品,刊于《明清詩文研究資料集》第一輯(蘇州大學編)。今人李學穎集評標?!秴敲反迦?,較完備。
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排印本。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遺山樂府》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詞論·西河詞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