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真
【出典】 《楞嚴經》卷八:“清凈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成唯識論》卷二:“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共性,故曰真如。”
【釋義】 一真,猶真如,佛教用以指永恒不滅的實體。
【例句】 把孤忠自許,我心匪石;一真難滅,人口如碑。(李曾伯《沁園春·和鄧季謙通判為壽韻》2816)這里用佛語表示深信真理難以磨滅。
宋詞典故·一真
【出典】 《楞嚴經》卷八:“清凈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成唯識論》卷二:“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共性,故曰真如。”
【釋義】 一真,猶真如,佛教用以指永恒不滅的實體。
【例句】 把孤忠自許,我心匪石;一真難滅,人口如碑。(李曾伯《沁園春·和鄧季謙通判為壽韻》2816)這里用佛語表示深信真理難以磨滅。
上一篇:典故《一癯仙澤》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一矢聊城飛去》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