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詞· 晁氏琴趣外》新詩鑒賞
詞別集,六卷,北宋晁補之撰。補之見《雞肋集》。
晁氏詞受到蘇軾影響,其詞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舉凡贈人懷友、詠物抒懷、山川風物、田園風光、隱居之樂、遷謫之苦都可以入詞。其《迷神引》對蘇詞亦有所突破,頗似南宋辛棄疾:“黯黯青山紅日暮,浩浩大江東注。余霞散綺,向煙波路。使人愁,長安遠,在何處?幾點漁燈小,迷近塢。一片客帆低,旁前浦。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誤。覺阮途窮,歸心阻。斷魂素月,一千里、傷平楚。怪竹枝歌,聲聲怨,為誰苦?猿鳥一時啼,驚島嶼。燭暗不成眠,聽津鼓。”詞寫于作者謫居信州時,他佇立江畔,面對青山,想到京師,想到無聊的黨爭,感到無限悲愴。《滿江紅》(莫話南征)、《臨江仙》(謫宦江城無屋買)等都寫于遷謫之時。馮煦言晁詞“無子瞻之高華,而沈咽則過之”(《蒿庵論詞》),不僅指這部分詞,也包括一些悲秋傷春之作。如《八聲甘州·歷下立春》《水龍吟》(問春何苦匆匆)、《驀山溪》(鳳凰山下)等,于婉約之中又有幾分剛健的慢詞,在北宋也是不多見的,這些對南宋豪放派詞人有一定影響。
晁氏寫歸隱生活的慢詞如《摸魚兒》(買陂塘)、《永遇樂》(松菊堂潯)也頗有特色。晁集中還保存了宋代歌舞劇曲“轉踏”《調笑》七首。此體每首一詩一詞詠一個故事,多取前人詩歌及艷異之事為題材。晁氏此組詞,前面以駢文為“勾隊詞”,后分詠“西子”“宋玉”“大堤”“解佩”“回紋”“唐兒”“春草”等,省去了應該有的“放隊詞”。這些雖然在藝術上還不太成功,但對研究宋代歌舞有一定資料價值。
晁詞不如蘇詞曠放,但有些作品沉摯深遠,可見晁氏學蘇而有所變化。
晁集宋代即有著錄,但作一卷,名《晁無咎詞》。毛晉“汲古閣”刊本名為《晁氏琴曲外篇》作六卷。今人龍榆生據影宋本與毛晉本對校,并加以標點整理,后附“傳記”“詞話”“序跋”,中華書局1957年排印出版。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伏敔堂詩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詩源辨體》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