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金元部分· 雁門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十四卷,元薩都剌撰。都剌(1272~1345)字天錫,號直齋,雁門(山西代縣)人。回族,世為武官。薩都剌出生,家已破落,少時曾經商,泰定四年(1327)進士,除應奉翰林文學,擢御史于南臺,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路總管府京口錄事司達魯花赤,晚年定居武林(杭州)。
薩詩多為山水與記游之作,舉凡北國壯麗的風光與江南秀媚的景色無不盡收詩中,并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激情,“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上京即事》五事之一),這是北國景象。“十丈云帆拂斗杓,星槎風急浪花飄。夜深露冷銀河近,臥聽天孫織絳綃”,這是描寫黃河的月夜。描寫江南綺麗景色的作品更多。薩詩中還有大量的揭露階級矛盾的作品,描寫了在蒙古貴族壓榨下人民流離失所,輾轉溝壑的情景和元朝統治者的內部紛爭,戰亂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如《記事》《秋夜京口》等。《過居庸關》淋漓盡致地描述了戰爭的殘酷和戰后凄慘蕭條景象,《早發黃河即事》《鬻女謠》等作品反映了由于統治者橫征暴斂,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并在詩中描寫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截然不同的生活。薩氏以《宮詞》名世,這些作品如實地記錄了元朝宮中生活及禮俗,有史料價值。
薩詩風格俊逸灑脫,清新自然,不為傳統所束縛。薩氏文筆細膩,善于刻畫事物細部。如“駿馬驕嘶懶著鞭,晚涼騎過御樓前。宮娥不識中書令,借問誰家美少年”(《宮詞》),詩中把擔任中書令的貴族少年和宮娥的神態風采都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從中還可見,元最高統治者任命宰相(中書令)之輕率和宮中侍女的開放,這在其他朝代是很難見到的。
薩集最早刊本為元至正間所刊八卷本,早佚,此后明清兩代多次刊刻,清嘉慶薩氏裔孫薩龍光廣泛搜羅,剔除偽作,書中詳出校記,并編年排列,對詩中涉及的元朝典章制度及各地風物都作了注釋。今人殷孟倫、朱廣祁據此本標點,附卷為詞,并附錄原序跋、《雁門集》倡和錄、《雁門集》別錄、《雁門集》舊本目錄。
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排印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古今詩話》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曲·南宮詞紀》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