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詞· 樂府補題》新詩鑒賞
詞總集,一卷,編者佚名。
此書所輯錄為南宋遺民結社唱和之作,共三十七首,分屬五調。包括《天香》賦龍涎香八首,《水龍吟》賦白蓮十首,《摸魚兒》賦莼五首,《齊天樂》賦蟬十首,《桂枝香》賦蟹四首。作者為周密、王沂孫、王易簡、馮應瑞、唐藝孫、呂同老、李彭老、李居仁、趙汝鈉、唐玨、陳恕可、張炎、仇遠、佚名一人共十四人。
當時宋已亡,元世祖忽必烈以胡僧楊璉真珈為江南釋教總統。他殺害平民、掠奪財寶、無惡不作,發掘紹興一帶南宋帝后陵墓凡一百零一處,盜取珍寶,以宋理頭為飲器(溺器),這大大刺激了南宋遺民之民族情緒。故書中所錄詞作,雖為詠物,但多以之寄托故國之思、亡國之痛。關于這些詞章是否都與胡僧盜發宋陵有關,因為缺乏堅實的證據,固不必過度地抉微發隱,言之鑿鑿,但這些詞肯定與當時民族斗爭和漢民族所受的深重壓迫有關。因為從整體上看,詞中都充溢著亡國凄苦之情,流露了對故國故君的眷懷追思,也表達了他們高潔不染,不愿與元統治者合作的志向。至于各詠各題,其具體背景不同,寄托亦有區別。
此書所選詞人之署名先是別號,再署姓名和字。
此集未見著錄,有常熟吳氏抄本,前后無序跋,清康熙間始流傳于世。朱彝尊稱此書之作品云:“誦其詞可以觀志意所存,雖有山林友朋之娛,而身世之感,別有凄然言外者,其騷人《橘頌》之遺音乎?”《樂府補題》的出現對于清詞從學北宋到學南宋,對浙派提倡“雅正”詞風,對于浙派詞人的詠物之作都有很大的影響。如蔣景祁在康熙間所編《瑤華集》之例言云:“得《樂府補題》而輦下諸公之詞體一變,繼此得擬作后補題,益見洞筋攫髓之力?!鼻宄趺鬟z老的心態與元初宋遺民的心態有共同之處,故易引起共鳴。
此書后鮑廷博收入《知不足齋叢書》,常見者有《彊村叢書》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明滇南詩略》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伐檀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