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苜蓿盤
典源出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卷十五:“薛令之,閩中長溪人,神龍二年及第,累遷左庶子。時開元東宮官僚清淡,令之以詩自悼,復紀于公署曰:‘朝旭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 苜蓿長闌干。余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何以謀朝夕?何由保歲寒?’上因幸東宮覽之,索筆判之曰:‘啄木觜距長,鳳皇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令之因此謝病東歸。”
釋義用法 唐時薛令之居冷官生活清淡,吃的菜盤中只有苜蓿,饑寒難忍。后用此典形容小官、塾師生活清苦。
用典形式
【苜蓿盤】 宋·蘇轍:“相從萬里試南餐,對案長思苜蓿盤。”金·元好問:“我衣敝缊袍,我飯苜蓿盤。”清·黃景仁:“醉時欲碎珊瑚樹,醒來仍餐苜蓿盤。”
【苜蓿堆盤】 宋·陸游:“苜蓿堆盤莫笑貧,家園瓜瓠漸輪囷。”元·薩都拉:“圣經佛偈通宵讀,苜蓿堆盤勝食肉。”
【先生日照盤】 宋·陳與義:“爭新游女幡垂鬢,依舊先生日照盤。”
【先生守苜蓿】 宋·陳與義:“先生守苜蓿,朝士夸茱萸。”
【先生苜蓿盤】 宋·蘇軾:“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對先生苜蓿盤。”明 ·李東陽:“長安旅食淹留地,慚愧先生苜蓿盤。”
【朝日照苜蓿】 宋·蘇軾:“可憐先生盤,朝日照苜蓿。”
【闌干堆苜蓿】 宋·陸游:“食案闌干堆苜蓿,褐衣顛倒著天吳。”
上一篇:詩詞典故《美人笑躄》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茅君騎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