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
【出典】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引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釋義】 三國蜀漢先主劉備三次前往隆中聘訪諸葛亮,諸葛亮稱之為“三顧草廬”。后世常用此典比喻君主禮聘臣下。
【例句】 ①茆室承三顧,花源接九重。(沈佺期《陪幸韋嗣立山莊》1044)這里指唐中宗李顯至韋嗣立山莊。②赤墀高崱屴,一見如三顧。(儲光羲《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1401)這里指受到君主的寵遇。③授鉞虛三顧,持衡曠萬機。(武元衡《西亭題壁寄中書李相公》3550)這里用“虛三顧”自謙有負朝廷所委重任。④南陽三顧地,幸偶價千金。(楊衡《冬夜舉公房送崔秀才歸南陽》5286)這里的“南陽三顧”地指諸葛亮居住之地,用此典切題面之“歸南陽”,并有贊美崔秀才之意。⑤百年明素志,三顧起新恩。(杜牧《川守大夫劉公早歲寓居敦行里肆有題壁十韻今之置第乃獲舊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嘆詠不足輒獻此詩》6026)這里以“三顧”指川守大夫劉公得到皇帝的恩寵。⑥得主勞三顧,驚人肯再鳴。(李商隱《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上杜七兄仆射相公》6243)這里以“三顧”典喻指杜仆射相公(悰)受到皇帝的重視。⑦乏才叨八使,徇祿非三顧。(元晦《越亭二十韻》6316)這里反用“三顧”典,形容自己缺乏諸葛亮般的治國安邦的才能。⑧若非先主垂三顧,誰識茅廬一臥龍。(汪遵《南陽》6955)相傳唐鄧州南陽縣為劉備三顧茅廬之地,這里用“三顧”典贊美劉備對賢才的識拔,以切詠南陽。⑨憶昔南陽顧草廬,便乘雷電捧乘輿。(李山甫《代孔明哭先主》7363)這里引劉備三顧茅廬事,代孔明追憶劉備三顧之情。⑩誓將雄略酬三顧,豈憚征蠻七縱勞。(胡曾《瀘水》7427)這里說,諸葛亮不辭辛勞建功立業,意在報答劉備知遇之恩。
上一篇:三獨坐
下一篇:臨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