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曲· 南曲次韻》新詩鑒賞
散曲合集,一卷,明李開先、王九思撰。開先(1501~1568)字伯華,號中麓,章邱(今屬山東)人。嘉靖八年(1529)進士,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以太廟災乞歸,時年四十。家居近三十年。九思見《碧山樂府》。
此集為李開先、王九思二人唱和之作。
李氏在朝負氣敢言,因抨擊朝政而引起了權貴不滿,他雖然是“上疏乞罷歸”,實際上是被迫的。因而他退居后心懷憤懣,作了《傍妝臺》百首,以寄王氏,王從而和之,輯為此書。
書中曲詞以痛快淋漓的筆墨揭露了社會的黑暗、政局的混亂、宦途的艱險,世態人情的虛偽與自私。其中李開先之作表現得尤為激烈:“絮叨叨,閉門怕見小兒曹。暗中準備狼牙箭,防避雁翎刀。愿游海上尋丹藥,不向天邊種碧桃。高抬手,懶折腰,得逍遙處且逍遙。”“氣昂昂,奮身掙脫名利韁。休愁臥榻藏狐兔,當道有豺狼。各除自己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玄都觀,綠野堂,得徜徉處且徜徉。”(皆為《傍妝臺》)作者對這些丑惡的現實是深惡痛絕的,但并不能改變它,他只想遠離它,因此對安謐的隱居生活感到極大的滿足:“戰兢兢,簾前鐵馬起秋聲。幾時盼得晨鐘動,叵耐夜寒生。一簾花影風初定,四壁蛩吟月正明。心間事,身外名,得潛形處且潛形。”
此書中王氏作品質量不如李氏作品。但李曲詞也有很多流于浮泛,流暢而近于滑易,豪放而近于叫囂。
此書初刻于嘉靖間,現存嘉靖三十年(1551)刊本。今人盧前收入《飲虹簃所刻曲》。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唐宋詩醇》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毛詩稽古》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