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物·魯褒
西晉隱士。字元道,南陽 (今屬河南)人。魯褒所以傳名后世,是因為他寫了一篇《錢神論》。《錢神論》原文已失傳,但在 《晉書》、《藝文類聚》、《太平御覽》 中保留著此文最精彩的片段。據 《全晉文》,《錢神論》是借“司空公子”和 “綦母先生” 的對話而展開的,“司空公子” 是拜金主義者,他振振有詞地說道: “錢之為體,有乾有坤,內則其方,外則其圓。其積如山,其流如川。動靜有時,行藏有節,市井便宜,不患耗折。難朽象壽,不匱象道,故能長久,為世神寶。親愛如兄,字曰 ‘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強。無翼而飛,無足而走,解嚴毅之顏,開難發之口。錢多者處前,錢少者居后。處前者為君長,在后者為臣仆。君長者豐衍而有余,臣仆者窮竭而不足。《詩》 云:‘哿矣富人,哀此煢獨。’ 豈是之謂乎! 錢之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匱。無遠不往,無深不至。京邑衣冠,疲勞講肄,厭聞清談,對之睡寐,見我家兄,莫不驚視。錢之所佑,吉無不利。何必讀書,然后富貴! 昔呂公欣悅于空版,漢祖克之于嬴二; 文君解布裳而被錦繡,相如乘高蓋而解犢鼻;官尊名顯,皆錢所致。由是論之,可謂神物。無位而尊,無勢而熱,排朱門,入紫闥。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 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是故紛爭辯訟,非錢不勝; 孤弱幽滯,非錢不拔; 怨仇嫌恨,非錢不解;令問笑談,非錢不發。洛中朱衣,當途之士,愛我家兄,皆無已已。執我之手,抱我終始,不計優劣,不論年紀,賓客輻輳,門常如市。諺云: ‘錢無耳,可暗使。’ 豈虛也哉?又曰: ‘錢可使鬼。’ 而況于人乎! 子夏云: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吾以死生無命,富貴在錢。何以明之? 錢能轉禍為福,因敗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長短,相祿貴賤,皆在乎錢。天何與焉! 天有所短,錢有所長。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錢不如天;達窮開塞,振貧濟乏,天不如錢。夫錢,窮者能使通達,富者能使溫暖,貧者能使勇悍。故曰: 君無財則士不來,君無賞則士不往。諺曰: ‘官無中人,不如歸田。’雖有中人,而無家兄,何異無足而欲行,無翼而欲翔。”《錢神論》的諷刺可謂入骨三分。拜金主義是古今中外共有的社會現象,這是人類的一種異化。一千多年后,英國的莎士比亞在 《雅典的泰門》中借劇中人口,也有一段關于黃金的議論,可以對讀。
上一篇:宗教學·儒教·鬼神
下一篇:宗教學·佛教·鳩摩羅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