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道教·長生久視
道教基本教義之一。好生惡死,是人類的本性;長生或長壽,是人類普遍的愿望。春秋時代的齊景公曾感慨說: “人要是不死,該多么快樂啊。”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也說: “要是能象黃帝那樣升天仙去,長生不死,我把離開妻子兒女也會看作如脫去鞋子一樣。”早期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從老子的 《道德經(jīng)》 中拈出 “長生久視” 這一詞語所表述的基本信仰,就是以人類對生命以及長生的這種渴望為心理基礎的。這也正是道教的魅力所在。道教與其它宗教不同,它并不把人生看作是一場痛苦,把人生的幸福許諾在來世或死后的 “天堂”,而是把生命看作宇宙中最珍貴的東西,以追求長生為第一要義。因此,凡是約束生命或傷害生命者,例如縱欲享樂、功名利祿等等,都在排斥之列。道教要求信徒清心寡欲、凝神靜慮,淡忘現(xiàn)實人生的種種追求,達到一種 “物我兩忘” 的精神境界,甚至隱居深山,燒煉金丹,或者服食、辟谷、吐納、行氣等等,并不是為了解脫人生之苦,而恰恰是為了達到“長生久視” 的境界。
上一篇:史學·史家·錢大昕
下一篇:文學·文人·阮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