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畫堂春》唐宋詞匯評賞析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柳外畫樓獨上,憑闌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編年】
元豐五年(1082)春,秦觀赴京應試落第,此詞“杏園憔悴”諸語,即落第后作。自元豐元年(1079)在京城秋試失利之后,已再次鎩羽而歸。是年秦觀三十四歲。
【匯評】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三:苕溪漁隱曰:(秦觀)小詞云:“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用小杜詩“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
沈謙《填詞雜說》:填詞結句,或以動蕩見奇,或以迷離稱雋,著一實語,敗矣。康伯可“正是銷魂時候也,撩亂花飛”、晏叔原“紫騮認得舊游蹤,嘶過畫橋東畔路”、秦少游“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深得此法。
黃蘇《蓼園詞選》:按一篇主意,只是時已過,而世少知己耳。說來自娟秀無匹。末二句猶為切摯。花之香,比君子德之芳也。所以“手捻”者以此,所以“無語”而“對斜暉”者以此。既無人知,惟自愛自解而已。語意含蓄,清氣遠出。
上一篇:《黃庭堅·畫堂春》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秦觀·畫堂春》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