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國家·元朝
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全中國的王朝。由蒙古人建立。十三世紀初,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國,自號 “成吉思汗”,意為 “天下之王”。這位被稱為 “天之驕子” 的成吉思汗統帥十多萬蒙古鐵騎,橫掃中亞,席卷南俄羅斯草原,在歐亞大陸刮起了猛烈的“蒙古旋風”。其子孫繼續西征,進入波蘭、匈牙利等歐洲國家,甚至差點兵臨威尼斯城下; 與此同時,聯宋滅金,結束了女真族在中國北方長達一百二十年的統治。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繼承汗位后,決定采用漢法,稱皇帝,建年號 “中統”; 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取 《易經》 “大哉乾元” 之義,正式建國號 “大元”,次年遷都大都 (今北京市)?!霸?的意思是 “天”,“大元” 就是 “偉大的天朝”。元朝疆域超過漢唐,“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人口五千八百三十多萬。元朝人分四等,即蒙古、色目 (中亞、西域等地的民族)、漢人 (北方的漢族、契丹、女真、高麗等) 和南人 (南宋遺民)。蒙古人和色目人享有種種特權,漢人和南人雖然人數最多,卻倍受歧視,包括漢族儒生,地位也一跌千丈,當時有所謂“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倡、九儒、十丐” 的說法,這就是 “臭老九”的最早出處。盡管如此,元朝在經濟文化上依然名列世界前茅。元朝首創的行省制度,一直影響到現代。
上一篇:倫理學·人倫·信
下一篇:經濟學·學說·先富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