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歷史進步產生重大作用的事件·元朝大統一
1206年,蒙古各部在斡難河畔召開了忽里勒臺會議,擁戴鐵木真為全蒙古的“汗”,尊稱為成吉思汗。蒙古各部統一。蒙古軍事封建政權建立后,就開始進軍四鄰,其首要對象為金、西夏和南宋。
為了免于受到西夏的牽制,成吉思汗在攻金之前三次進攻西夏,削弱了西夏的力量,使西夏不可能支援金朝。1211年春,成吉思汗派哲別為先鋒,大舉進兵金朝。哲別一派連連取勝,襲取了金國的東京(遼陽),并進圍中都(北京)和西京(大同)。金朝由于抽調兵力防守中都和西京,致使中原地區兵力空虛。成吉思汗分軍三路,進攻河北、河東(山西一帶)、山東諸州縣。至1214年春,已克九十余郡。金宣宗被迫求和。成吉思汗則借口金無誠意,于1214年秋再度進軍金中都,1215年5月,攻入中都。由于成吉思汗有志西征,金政權得以遷到開封,又茍延殘喘二十年。成吉思汗所征服的領地上形成后來的察合臺和窩闊臺汗國。1226年秋,成吉思汗西征歸來,便發動了對西夏的戰爭,靈州一役,攻滅西夏主力,1227年6月,西夏乞降,成吉思汗應允。7月成吉思汗病逝,蒙古秘不發喪,夏主來降,為諸將處死,西夏國滅。成吉思汗死后,幼子拖雷監國,一年后,按成吉思汗遺囑,窩闊臺(元太宗)繼承汗位。他繼續攻取金地,縮小包圍圈,并積極與南宋取得聯系,制定出聯宋滅金的軍事計劃。1232年,蒙古派人去南宋談判,應允滅金之后,以河南之地劃歸于宋,1234年,蒙宋聯合滅金。1234年金亡后,次年窩闊臺派拔都再次西征,建立了欽察汗國。1242年窩闊臺死,汗位繼承權的斗爭持續五年,直至1246年,才選定貴由,貴由繼汗位不到三年便死,由拖雷子蒙哥繼位。蒙哥派旭烈兀第三次西征(1252~1259),建立了伊利汗國。同時蒙哥派忽必烈總管漠南。
蒙古與南宋于1234年聯合滅金后,雙方始終處于正面沖突狀態。宋將孟珙如約去接收河南地區的三京(開封、洛陽、歸德),蒙古則決開黃河淹阻宋軍,并用武力阻止宋軍收復河南諸地。窩闊臺時,曾試探性地攻打襄陽和川北,為孟珙擊敗。忽必烈南進時,意識到滅宋的艱難,便采取迂回包抄的戰略。1253年,忽必烈由寧夏經甘肅至四川,然后兵分三路進攻云南的大理國。立國三百一十六年的大理國(937~1253)被滅。1254年忽必烈還師,留下兀良哈臺鎮守云南,并繼續征服未降服的部落。1257年,兀良哈臺進入安南,安南國王投降。蒙古完成了對南宋的戰略包圍。
1257年,蒙古正式發動了對南宋的全面軍事進攻。蒙哥親率主力自六盤山分路攻四川,命忽必烈攻鄂州(武昌),命兀良哈臺自安南回師攻廣西、湖南,北上與忽必烈在鄂州會師。1258年,蒙古軍隊攻至合州(合川縣),知州王堅與部將張玨堅守力戰,1259年,蒙古軍中疫病流行,蒙哥親自上陣督戰時為宋軍炮石射中,死于軍中,合州之圍解。忽必烈聽到蒙哥死訊,為奪汗位,急于北返,暫時答應了南宋權相賈似道稱臣納幣的議和條件,撤兵北歸。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宣布自己即大汗位(元世祖)。其弟阿里不哥也在和林即大汗位。1264年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奪得最高統治權。忽必烈建都燕京,改稱大都,改年號為至元,于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此后,元朝政治中心就完全移到中原來了。襄陽府和樊城是南宋邊防重鎮,二城夾漢水而對,借浮橋往來,相互聲援。1267年冬元軍來攻,二城堅守六年。權相賈似道卻不派援軍。1272年元軍增加兵力,并截斷外援,進一步縮小包圍。當時郢州(湖北鐘祥)守將李庭芝,招募勇士三千馳援襄陽。民兵將領張順、張貴等人率眾突破元軍封鎖,進抵襄陽城。后張順在戰斗中犧牲。張貴力戰被俘,不屈而死。1273年,元軍水陸夾攻,燒毀浮橋,隔斷襄、樊二城之間的聯系。樊城先被攻陷,荊湖都統制范天順力戰不支自殺。襄陽守將呂文煥投降了元朝。襄樊失陷后,南宋門戶洞開,形勢急轉直下。忽必烈派丞相伯顏督水陸大軍,水陸并進。1276年2月,元軍占領臨安,俘南宋恭帝趙。文天祥、張世杰、陸秀夫擁立趙昰為帝(端宗),在福建、江西、廣東一帶抗元。1278年2月趙昰死。陸秀夫、張世杰又擁立趙昺為帝。1278年12月,文天祥被俘,1283年就義。1279年,陸秀夫在崖山一帶為元軍追得走投無路,背著小皇帝趙昺跳海而死,張世杰犧牲。南宋亡。
滅掉南宋之后,元朝終于完成了全國規模的、空前的大統一。它的疆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它的統一,已遠不限于漢族居住的內地地區,而是包括漢、蒙、藏、維等兄弟民族大家庭的前所未有的大統一。元朝的統一,結束了五百多年的民族紛爭和血戰,使全國各族人民有可能在比較安定的環境中從事生產,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國變成了一個民族融合的大熔爐。唐朝以來涌入中原的沙陀、吐谷渾、黨項、契丹、渤海、女真以及其他多種色目人,元朝以后都不見了,都與漢人、南人融合為一體了。少數民族迅速提高了文明程度。西藏從此成了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云南也得到進一步開發。另外由于蒙古國的擴展,四大汗國的形成,作為宗主國的元朝,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開創了歷史上空前的繁盛時期。當然由于蒙古統治者帶入中原不少落后的制度,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造成不良影響,但無論如何,元朝空前的大統一是有進步作用的。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論·元曲
下一篇:歷代農民起義·元末農民大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