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中國詩歌流變史
詩歌研究專著。李曰剛著。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2月出版。全書上、下二冊,除《總論》外,共分四章:詩經、樂府、古詩、律絕。作者在《總論》中論中國詩歌演進云:“大凡每種詩歌之起,初多盛行于民間,后始播之于音樂,而為墨客騷人所仿效。浸假文學與音樂脫輻,舊詩歌漸趨衰落,而為另一種民間滋長之新詩歌所代者。”所以此書論中國詩歌之流變,并不遵循朝代更替之次第,而是按照詩歌體裁的嬗變予以論述,每個部分又基本依照成因、由來、體制、流變的順序詳論該詩歌體裁的源流遞嬗,其中又以對“流變”的論述最為詳細,如“律絕”一章又分為勃興于六朝、極盛于四唐、別出于兩宋、閏馀于遼金、衰微于胡元——蒙古、紛競于朱明、復興于滿清六個部分。各部分又將詩歌的嬗變歸納為各個流派的興衰,如盛唐的浪漫派、寫實派、自然派,晚唐的豪宕派、典綺派、格律派、淺俗派、怪澀派等。全書資料詳贍,內容豐富,而又綱目清晰,便于檢索。
上一篇:二)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麗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