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論·高啟
明代著名的詩人。字季迪,號青丘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洪武元年(1368)應召入朝,授翰林院編修,纂修《元史》。他性格孤傲,不拘禮法,嘗賦《宮女圖》及《畫犬詩》,諷刺皇帝好色,遭到明太祖的嫌棄,歸隱青丘。后因詩文惹禍,被腰斬于南京,年僅三十九歲。著有《高太史大全集》,《青丘高季迪詩文集》。高啟詩文俱佳,上自漢魏盛唐,下至宋元諸家,靡不出入,緣情隨筆,以物賦形,得心應手。他是明代成就最高的詩人之一。青年時即富詩名,與楊基、張羽、徐賁合稱“吳下四杰”。詩歌創作主張向前人學習,兼師眾長。詩歌俊逸奔放,才華橫溢,以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詩為最佳。如七言歌行《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以雄渾的筆觸描繪了祖國河山的壯麗,抒發了登臨懷古的情懷,表達了對祖國重新統一的喜悅之情;七言律詩《清明呈館中諸公》表達了客居異地的思鄉情懷,揮灑自如,飄逸清新,頗近李白詩風。他的散文文筆犀利、嘻笑怒罵,溢于言表。如《游靈巖寺》以游記的形式介紹靈巖山風光景色,同時卻明褒暗貶地諷刺了一群趨炎附勢的小人,把嘻笑怒罵寓于調侃文章之中。高啟為人耿直,其文章充分顯示了他正直的人品和寫作才能,對治學習文者有很大啟發。
上一篇:圖書編輯出版·駢文類編
下一篇:建筑技藝·魯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