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編輯出版·駢文類編
匯編辭藻典故的類書,可稱為《佩文韻府》的姐妹篇。為清圣祖敕撰的官書。張廷玉等編。共240卷。從康熙五十八年(1719)開始編,雍正四年(1726)成書。其與《佩文韻府》不同之處在于:所收都是“駢字”,即雙音詞,或雙音詞組,是兩個字組成的實意復詞。把首字相同的詞語排在一起,就是齊首字,而不是齊尾字。書中分列天地、時令、山水、居處、珍寶、數目、方隅、采色、器物、草木、鳥獸、蟲魚、人事等十三個門類;門類下又細分小類,以類聚詞,所以叫“類編”。小類即“子目”,“子目”即標首字,計1604字。由標首字帶出該字頭的復詞或詞組。各標首字所帶復詞多寡不一,這反映漢字的構詞能力與繁衍的實際。
《駢文類編》與《佩文韻府》一樣,都是把含有某個典故的記載或詩文一一加以羅列。優點是比《佩文韻府》簡明,而且不僅注有書名,大部分還注明了篇名。《佩文韻府》的查法是按韻部查詞尾;《駢文類編》是按類查詞頭;兩書相輔相成,所以稱它們為姐妹篇。這兩部書都是查詩文典故和詞匯的常用類書,可以互為經緯,相輔而用。
最早的版本是雍正六年(1728)內府刊本;光緒十三年(1887)上海同文書局出有石印本,計48冊。
上一篇:體育·驅儺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論·高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