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編輯出版·校勘
又稱校讎,就是將不同版本的古籍加以對比,審定原文之正誤真?zhèn)巍!靶U撐摹币辉~,最早出自劉向的《別錄》:“校仇者,一人持本,一人讀析,若怨家相對,故曰仇也。”古書致誤的原因可分四方面:一是由于古文字體形近而訛;二是早期簡策繩子容易朽斷,造成殘篇殘簡,重新編排十分不易,致有漏簡、脫缺現(xiàn)象;三是刻印抄寫者無知妄改的,不識古字,不知古義而誤斷;四是不良書賈唯利是圖,偷工減料,以殘充全,或以假亂真。
校勘的方法主要有:對校法,以同書之祖本或別本對讀,遇不同之處,則注于其旁;本校法,以本書前后互證,而抉摘其異同,則知其中之謬誤;他校法,以他書校本書,凡其曾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書校之,有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書校之,其史料有為同時之書所并載者,可以同時之書校之;理校法,遇無古本可據(jù)或數(shù)本互異,而無所適從之時,須用此法;參校法,即用一切可供參考的材料校本書,包括甲骨、金石、民俗、方言等各種記載,均可作為校勘的參考。總之,校勘可以出善本,別優(yōu)劣,判源流,辨真?zhèn)危ò姹尽?
上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柳宗元
下一篇:繪畫·桃花塢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