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方殿元
字蒙章,號九谷。番禺(今廣東廣州)人。清圣祖康熙三年(1664)進士。曾為郯城與江寧知縣,丁憂去官。適逢三藩之亂,不得歸鄉,僑寓蘇州。家有廣歌堂,用以招攬四方文士,詩酒唱酬,盛極一時。殿元詩承繼明以來嶺南詩派(以南園前后五子為代表)傳統,以學唐為主。擅長七古歌行,多用以描寫當時時事與作者旅途的感受。如《六歌》寫“三藩之亂”,“西南烽火幾半天下”,給百姓帶來了無數災難;第六歌《五羊城》寫道:“五羊城,我生之初猶太平。朱樓甲第滿大道,中宵擊鼓還吹笙。南隅地僻昧天意,二王赫怒來專征。城中諸將各留命,百萬烝黎一日烹。家家宛轉蛾眉女,盡入王宮作歌舞。”這反映了尚可喜叛亂以后廣州的混亂。《章貢舟中作歌六首》寫動亂中旅行的艱難,其篇窘韻促,頗有神似杜甫《寓同谷縣作歌七首》之處。凌譽釗謂“其樂府節韻,尤蒼峭入古。時吳風競尚蘇、黃,九谷獨操唐音,吳下豪俊多從之”(《國朝嶺海詩鈔》),可見其詩風在康熙初年在吳中一帶有一定影響。著有《九谷集》六卷,凡詩四卷、文一卷、《環書》一卷。《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傳》卷七一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斜川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昌黎先生詩增注證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