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文學的文獻·先秦兩漢文學的原始典籍·秦漢文學原始典籍
秦漢文學比起先秦時期的文學來,一方面表現了文學創作發展的特征。這主要是詩賦的創作,既有數量眾多的作家,也有數量眾多的作品。除了樂府詩之外,文人五言詩的創作在廣泛吸收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漢末已經達到成熟。賦則成了這個時期文學的代表形式。另一方面,散文的創作,總體上仍然沿襲著先秦時期的特點,體現出泛文學化的面貌。歷史的和政治、哲學的著作,包括一些實用性文體,都帶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同樣產生了大量的作品。但是,從這一時期典籍的保存來說,卻不能盡如人意。除了一些散文的專著之外,詩賦作品和大量的單篇散文,卻沒有專集加以保存,因而散佚嚴重。很多作家的作品集是由后人纂輯起來的。因此,這一時期的作品,我們只能通過后代的一些文學總集比如《文選》《玉臺新詠》《樂府詩集》,或歷史類著作像《史記》《漢書》《宋書·樂志》以及一些類書的記載加以了解。后人輯錄的文集,其來源也是這些。搜集秦漢的詩文著作,前人雖有諸多努力,但直到清末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及今人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的出現,才有了較為完備的輯集。漢賦,雖有清陳元龍等《歷代賦匯》之輯,但非專門輯錄漢賦之作。直到1993年,才有費振剛等編的《全漢賦》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這一時期原始典籍的介紹,除了一些專著和后人纂輯的較重要的文集之外,對于散見作品和沒有專集的作品只能割愛,像李斯的作品、晁錯的作品、樂府詩和《古詩十九首》等,就不能作專門介紹。現摘其要者介紹如下。
上一篇:清代文學與社會文化·清代刻書、藏書與文學·私家藏書興盛與文學典籍的整理出版
下一篇:隋唐五代文學·隋唐五代文學與歷史文獻·編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