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八十二卷。清袁枚撰。袁枚(1716—1798),字子才,號簡齋,晚號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地知縣。辭官后僑居江寧,筑室小倉山隋氏廢園,改名隨園,世稱隨園先生。著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子不語》等。
《小倉山房集》,凡編年詩集三十七卷,補遺二卷,文集二十四卷,續(xù)文集十一卷,外集文八卷。
袁枚是清代中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并稱乾隆三大家。他六十余年間作詩四千余首。他的詩主要特點是抒寫性靈,表現(xiàn)個人生活遭際中的真實感受、情趣和識見,藝術上追求真率自然、清新靈巧的風格。他的山水詩和詠史詩成就較高,也有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作品如《苦災行》、《征糧嘆》等。他繼明代公安派、竟陵派,持“性靈說”。他說:“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詩之傳者,都是性靈,不關堆垛。”(《隨園詩話》卷五)他把“性靈”和“學識”結合起來,以性情、天分和學力為創(chuàng)作基本,以真、新、活為創(chuàng)作追求。認為一切形式上的講究都要從屬于表現(xiàn)性靈,發(fā)展了明代公安派的性靈說。他對儒家“詩教”的不滿態(tài)度,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
有乾隆間刻本,《四部備要》據(jù)原刻排印本。另有石韞玉撰《袁文箋正》十六卷、《補注》一卷,有嘉慶間刻本;鄒樹榮撰《袁文箋正補正》一卷,收入《南昌鄒氏一粟園叢書》。
上一篇:李太白全集注
下一篇:樊川詩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