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遍指摘取大曲中的一遍或數(shù)遍作詞調。《夢溪筆談》卷五指出,元稹《連昌宮詞》有所謂“大遍”者,有“序、引、歌、?、嗺、哨、催、攧袞、破、行、中腔、踏歌之類,凡數(shù)十解,每解有數(shù)疊者。裁截用之,則謂之‘摘遍’”。宋詞家有的為摘遍填上歌詞,即以此作為詞調,也稱“摘遍曲”。如晏幾道有《泛清波摘遍》,趙以夫有《薄媚摘遍》,即是截取大曲《泛清波》和《薄媚》的一遍。
摘遍指摘取大曲中的一遍或數(shù)遍作詞調。《夢溪筆談》卷五指出,元稹《連昌宮詞》有所謂“大遍”者,有“序、引、歌、?、嗺、哨、催、攧袞、破、行、中腔、踏歌之類,凡數(shù)十解,每解有數(shù)疊者。裁截用之,則謂之‘摘遍’”。宋詞家有的為摘遍填上歌詞,即以此作為詞調,也稱“摘遍曲”。如晏幾道有《泛清波摘遍》,趙以夫有《薄媚摘遍》,即是截取大曲《泛清波》和《薄媚》的一遍。
上一篇:什么是詞的自度曲·自制曲
下一篇:寓聲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