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瓦釜雷鳴
典源出處 《楚辭》 屈原 《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釋義用法 屈原慨嘆人世間清濁不分,忠奸難辨。能奏出宏亮樂音的黃鐘被毀棄,而瓦罐卻肆無忌憚地高鳴。這里以黃鐘比喻賢士,以瓦釜比喻小人。后以此典形容賢士受到輕視、排斥,小人得意、驕縱。
用典形式
【瓦釜鳴】 清·黃景仁:“誰令黃鐘節(jié),掩以瓦釜鳴。”
【瓦釜鳴雷】 宋·黃庭堅:“勿以姬姜棄憔悴,逢時瓦釜亦鳴雷。”
【瓦釜金鏞】 清·黃鷟來:“江山風(fēng)月無常主,瓦釜金鏞一任看。”
【瓦釜雷鳴】 宋·黃庭堅:“經(jīng)術(shù)貂蟬續(xù)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鳴。”清 ·錢謙益:“瓦釜正雷鳴,君其信所操。”
【黃鐘毀棄】 清·田同之:“黃鐘毀棄瓦缶重,長夜漫漫竟如夢。”
【雷鳴瓦釜】 宋·辛棄疾:“倩何人與問,雷鳴瓦釜,甚黃鐘啞?”
【瓦釜參宮商】 清·趙執(zhí)信:“賞拔題品什六七,時放瓦釜參宮商。”
上一篇:詩詞典故《王門曳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甕中醯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