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蘇武牧羊
典源出處 《漢書·李廣傳》: 蘇武奉節出使匈奴,匈奴想迫使蘇武歸降,反復威脅利誘,蘇武亦不為所動,“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氈) 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蘇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屮(草)實而食之。 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拜為典屬國。
釋義用法 漢蘇武字子卿,出使匈奴被拘,堅持節操,不降,嚙雪餐氈,杖節牧羊,十九年后才歸漢。后用此典稱頌氣節堅貞、不畏困苦、堅守節操的高尚品行。
用典形式
【嚙氈】 宋·蘇軾:“相與嚙氈持漢節,何妨振履出商音。”
【嚙雪】 宋 ·陸游:“嚙雪豈無歸漢日,飯牛猶有相齊時。”明 ·瞿式耜:“嚙雪自甘難號節,題裙何日早成仁。”
【羝乳】 宋 ·陸游:“寧教待羝乳,不耐望車塵。”宋 ·文天祥:“只謂虎頭非貴相,不圖羝乳有歸期。”
【餐毛】 宋·梅堯臣:“帝在蒼梧妃泣竹,蘇武餐毛海西曲。”
【餐氈】 宋·蘇軾:“雪里餐氈例姓蘇,使君載酒為回車,天寒酒色轉頭無。”
【蘇子節】 宋·文天祥:“死生蘇子節,貴賤翟公門。”元 ·耶律楚材:“毛落難尋蘇子節,囊空猶有老萊衣。”
【蘇武節】 唐·杜甫:“前軍蘇武節,左將呂虔刀。”宋·陸游:“凍吟孰窺袁安戶,僵臥禿盡蘇武節。”
【蘇武歸】 唐·柳宗元:“疑此莊周夢,情如蘇武歸。”宋·范成大:“關山無極申舟去,天地有情蘇武歸。”
【蘇武氈】 清·葉世佺:“涕淚包胥血,饑寒蘇武氈。”
【蘇武窖】 明 ·陳瑚:“雪滿山中蘇武窖,云橫江上謝翱臺。”
【牧羊臣】 唐·崔融:“可嗟牧羊臣,海外久為客。”
【牧羝人】 明 ·屈大均:“向并門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攜李卿。”
【羝乳年】 清 ·潘耒:“不圖真有珠還日,始信非無羝乳年。”
【屬國氈】 明 ·高啟:“渴飲疏勒水,饑餐屬國氈。”
【十九年歸】 清·丁澎:“十九年歸蘇屬國,二千石重漢吳公。”
【子卿白首】 宋·蘇軾:“子卿白首,當還西京。遼東萬里,亦歸管寧。”
【子卿持節】 宋·蘇軾:“又見子卿持漢節,遙知遺老泣山前。”
【節旄落盡】 宋·陸游:“節旄落盡羈臣老,髀肉生來壯士悲。”
【北海朱旄】 唐·陳子昂:“北海朱旄落,東歸白露生。”
【白頭蘇武】 唐·溫庭筠:“紅淚文君洛水春,白頭蘇武天山雪。”
【白發丹心】 唐·杜牧:“牧羊驅馬雖戎服,白發丹心盡漢臣。”
【漢節支持】 南朝梁·武帝:“胡羊久剽奪,漢節故支持。”
【驅羊舊節】 宋·辛棄疾:“回首驅羊舊節,入蔡奇兵,等閑陳跡。”
【蘇武看羊】 唐·杜甫:“賈生對鵩傷王傅, 蘇武看羊陷賊庭。”
【蘇郎有節】 元·薩都拉:“蘇郎有節毛皆落,漢主無恩使不來。”
【蘇卿持節】 唐·賈島:“蘇卿持節終返漢,葛相行師自渡瀘。”
【牧羊隴漠】 明 ·陳子龍:“牧羊隴漠豈見奇,販馬漁陽何足羨。”
【牧羝雖乳】 宋·陸游:“仗馬曾鳴宜永棄,牧羝雖乳敢言歸。”
【看羊屬國】 宋·蘇軾:“負郭相君初擇地,看羊屬國首吟詩。”
【殘氈擁雪】 宋·張炎:“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
【海上看羊】 宋·黃庭堅:“人間化鶴三千歲,海上看羊十九年。”
【雪窖冰天】 清·黃遵憲:“今日荷戈邊塞去,可堪雪窖復冰天。”
【雪窖羝羊】 清·陳維崧:“雪窖羝羊雙涕淚,錦官杜宇一悲號。”
【啖雪龍庭】 清·黃景仁:“啖雪龍庭十載余,辭家猶意建炎初。”
【屬國餐氈】 宋·陸游:“屬國餐氈真強項,翰林煮茗自風流。”
【窖里雪氈】 宋·彭森:“窖里雪氈魂些短,江南月砌夢歸遲。”
【氈毛與雪同吞】 清 ·黃鷟來:“國命當年仗此尊,氈毛還與雪同吞。”
上一篇:詩詞典故《蘇仙橘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蘇秦六印》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