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蠖齋詩話》新詩鑒賞
詩論,一卷,清施閏章撰。閏章見《學余堂詩集》。
此書以記詩事和考訂為主,間亦論詩。施氏主張“詩有本”,他說:“詩如其人,不可不慎。浮華者浪子;叫嚎者粗人;窘瘠者淺;癡肥者俗。風云月露,鋪張滿眼,識者見之,直是一葉空紙耳。故曰:君子以言有物。”這里說的“有物”包括兩重含義,一是詩中應有真情。施批評一些人說:“今人輕用其詩,贈送不情,僅同于充饋遺筐篚之具而已,豈不鄙哉!”這是中國古典詩歌創作中的大問題,六朝以后詩越來越成為士大夫社交活動的必需品,特別是唐以后文人往來幾乎都是“不可無詩”。人哪有那么多的感情來應酬,于是產生了大量的“不情”之作。“有物”的第二重含義是詩中應有“道氣”,但應不著痕跡:“稍著跡輒敗人興。”關于詩與“道”的關系,宋蘇轍就說:“唐人工于為詩,陋于聞道。”(《詩病五事》)施氏所說的“道氣”與宋人一樣,也是指儒道。只是他主張應以比興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不是像宋人那樣直述。還以《詩經·漢廣》中的“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為例,說此四句“上詠江、漢,而文王化行南國,許多難言處含蓄略盡”。這就是有道氣而不著痕跡的典范。
書中還論及用典、用字、用韻等問題,但缺少真知灼見。
此書有作二卷者,《清詩話》收入作一卷,共九十二條。
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禪月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全唐五代詞》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