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東籬陶令
典源出處 南朝宋·檀道鸞 《續(xù)晉陽秋》:“陶淵明嘗九月九日無酒,出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cè)久,望見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南朝梁 ·蕭統(tǒng) 《陶淵明傳》、《宋書 · 隱逸傳》、《南史 ·隱逸傳》亦載。陶潛 《飲酒》詩之五:“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 心遠(yuǎn)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釋義用法 陶潛字淵明 (一說名淵明,字元亮),他曾因無酒,而坐于宅邊菊叢中,采摘菊花,正逢刺史王弘派人送酒至,于是馬上飲起來。后用此典表現(xiàn)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 亦用來詠菊。
用典形式
【東籬】 宋·京鏜:“誰會得心馳北闕,興寄東籬?”宋·張炎:“采摘無多,一笑竟日忘歸。從教護(hù)香徑小,似東山還似東籬。”清 ·侯方域:“無心憑短棹,日暮過東籬。”
【晉菊】 宋·張炎:“疏籬尚存晉菊,想依然,認(rèn)得淵明。”
【陶籬】 宋·錢惟演:“擷芳多楚澤,得地勝陶籬。”
【東籬菊】 唐·杜牧:“到時若見東籬菊,為問經(jīng)霜幾度開。”宋·劉克莊:“節(jié)序催人,東籬把菊,西風(fēng)吹帽。”
【陶令菊】 唐·溫庭筠:“醉收陶令菊,貧賣邵平瓜。”
【陶潛菊】 唐·杜甫:“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逢袁紹杯。”
【菊花期】 宋·辛棄疾:“對鄭子真巖石臥,赴陶元亮菊花期。”
【菊姓陶】 唐·孟郊:“清詩即名朓,金菊亦姓陶。”
【淵明菊】 宋·辛棄疾:“自有淵明方有菊,若無和靖即無梅。”
【彭澤菊】 明 ·劉基:“籬下舊存彭澤菊,林間新長首陽薇。”
【籬菊老】 清·傅山:“悠然籬菊老,可不詠荊卿。”
【東籬把酒】 宋·李清照:“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東籬陶令】 宋·范成大:“落英楚累手,東籬陶令家。”宋·朱翌:“舊日東籬陶令,此窗正臥羲皇。”
【黃花東籬】 宋·范成大:“烏帽不辭欹短發(fā),黃花終是欠東籬。”
【菊無元亮】 元·張養(yǎng)浩:“詩有少陵難著語,菊無元亮不成秋。”
【把菊見南山】 元 ·耶律楚材:“悠然把菊見南山,暢飲東籬醉重九。”
【陶令籬邊色】 唐·李商隱:“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上一篇:詩詞典故《東皇司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東西南北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