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七夕》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注釋】
(1)此詩約作于宣宗大中七、八年間(853—854),商隱時年四十一、二歲。七夕:指每年農歷七月七日晚上,傳說是天上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美好時光。
(2)鸞扇。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鸞扇就是繡有鸞鳥的掌扇。所謂“掌扇”,即古代一種障塵蔽日,模仿雉尾而制成的長柄扇,多用于坐車上。鳳幄:繡有鳳凰的轎車帳篷。
(3)星橋橫過:喜鵲們搭橋送織女渡過天河,與牛郎相會。鵲飛回:喜鵲完成搭橋任務后又飛回去了。
(4)爭:怎。世上:人世間。無期別:永別的意思。
(5)一度:一次、一回。年年一度:源自《荊楚歲時記》:“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機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纴。天帝怒,責令歸河東,惟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賞析心得】
這是一首悼亡絕句。詩人在東川幕府,每年七夕,都要仰望天空,羨慕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歡喜相會,慰藉自己內心的孤獨痛苦。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這是作者遙想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情景。在眾多喜鵲的簇擁下,織女坐著轎車來到銀河之畔,只見鸞扇斜分,鳳幄拉開,織女從轎車中款款走了出來,渡過喜鵲搭成的星橋,去和牛郎相會。然后,喜鵲們又飛回去了。七夕的夜空,璀璨銀河,鵲橋橫跨、牛郎會織女發生的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啊!“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牛郎織女的相會,讓作者聯想到自己和早亡的愛妻,她已經過世五年了,一個人間,一個地下,只能夢中相會,怎么能將這永別的無期相逢換得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相會呢?天上、人間、地下,詩人將牛郎織女與自身愛情相聯系,竟將人們無限同情的七夕一度相會,變成令人無限羨慕的歡喜重逢。詩人想象豐富、感情真摯,寫成了這首留傳千古的悼亡七絕。
上一篇:韓愈《盆池五首選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杜牧《遣懷》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