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蘭兮麋蕪,① “秋蘭喲麋蕪,
羅生兮堂下?! ¢L滿堂下,多么興旺。
綠葉兮素華, 葉兒青綠、花兒潔白,
芳菲菲兮襲予?! 涿娴幕庖魂囮囅?。
夫人兮自有美子, 各人都有美好的兒女,
蓀何以兮愁苦?② 您喲為什么還在憂傷?”
秋蘭兮青青, “秋蘭喲這樣青翠,
綠葉兮紫莖?! 【G葉、紫莖映襯得多美。
滿堂兮美人, 美人兒擠滿前堂,
忽獨與余兮目成。 你眉目含情獨與我相對?!?br>
入不言兮出不辭, “您來了又去默無一言,
乘回風(fēng)兮載云旗?! ●{著旋風(fēng)、飄展云旌。
悲莫悲兮生別離, 最悲的莫過于生生離別,
樂莫樂兮新相知?! ∽顦返囊獢?shù)新交上知音?!?br>
荷衣兮蕙帶, “衣裁綠荷、腰束香蕙,
倏而來兮忽而逝?! ∧咳唤蹬R、又忽然而回。
夕宿兮帝郊, 夜晚棲宿在天帝的郊野,
君誰須兮云之際?④ 您還在云中等待著誰?”
與女沐兮咸池, “我要和你在咸池洗浴,
晞女發(fā)兮陽之阿。⑤ 再去旸谷把秀發(fā)曬干。
望美人兮未來, 遠望美人你遲遲未來,
臨風(fēng)怳兮浩歌。⑥ 我臨風(fēng)放歌、思情綿綿。”
孔蓋兮翠旍,⑦ “孔雀的羽蓋、翡翠的旌,
登九天兮撫彗星?! ∧巧暇盘毂O(jiān)守著彗星。
竦長劍兮擁幼艾, 手挺長劍、懷抱幼童,
蓀獨宜兮為民正。⑧ 您最適合做百姓的司命?!?br>
【注】①麋蕪:即芎(xiongqiong),香草。②夫:句首語氣詞,無義。蓀:香草,此借以尊稱少司命。③余:少司命。獨與少司命目成者,指向少司命求子的“美人”。目成,眉目傳情以成相好。④須:等待。⑤咸池:神話中太陽洗浴之處。晞(xi):曬干。陽之阿:可能指神話中日出之旸谷。⑥怳(huang):同“恍”,失意貌。⑦旍(jing):同“旌”,此指旗桿上的飾物。⑧竦(song):挺立。幼艾:美好的孩童。民正:人民的官長,此指管理人間的子嗣之官。
與“大司命”的威風(fēng)凜凜、神奇莫測不同,作為主管人間生育的“子嗣之神”,“少司命”則是位荷衣蕙帶的美麗女神。詩人寫她的降臨,也輕盈飄忽、悄然無聲:“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為了迎接少司命的到來,人們在祭堂前供滿了秋蘭和蘼蕪。這些花草長著清新的綠葉,開著素潔的白花,香氣菲菲,顯得那樣芳潔、清雅。詩人對迎神環(huán)境的描繪,為嫻雅、秀美的“少司命”的出現(xiàn),收到了很好的映襯效果。當(dāng)人們在布置花草中偶而抬眼,便發(fā)現(xiàn)這位神女早已悄無聲息地降臨祭臺。所謂“入不言兮出不辭”,她的降臨,正該是這樣默默無言的。但令人不解的是,在此歡樂祭祀的良辰,“少司命”的眉眼之間,卻還帶著一絲憂愁(大概楚人心目中的“少司命”,因為時時關(guān)切著“幼艾”的命運,神情總是喜中帶愁的吧)。這便引出了迎神巫者的深情詢問:“大家都有美好的子嗣,您為什么還在發(fā)愁呢?”
“秋蘭兮青青”四句,便是少司命所唱的無言之歌(詩人為了表現(xiàn)她,當(dāng)然還得讓她開口)。此刻,她一邊暗暗夸贊著花草的芳潔,一邊用那關(guān)切的目光,掠過擠滿堂前的“美人”。她終于發(fā)現(xiàn),其中獨有一位美人,正目光灼灼地向她含情致意——“忽獨與余兮目成”,歷來被解說為少司命與世人(男子)的相愛傳情,恐怕是誤解了。少司命既是“子嗣之神”,這獨與她“目成”的美人所表達的,當(dāng)然不是要與她相愛,而是企求能有美好的子嗣。后文的全部思情,均從這一點生發(fā)。
“入不言兮出不辭”以下八句,抒寫少司命的來、去所帶給人們的歡樂和悲思。從唱詞口氣看,主人公應(yīng)該就是那位與少司命“目成”的美女。她剛剛向神女傳達心中的愿望,美麗的神女卻又乘著旋風(fēng)、飄展著云旗很快離去了,竟然沒有一句告別之辭。這固然使主人公悲傷,但想到神靈早已心心相印、了解她的祈求,心中又生出了無限歡樂。“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正表現(xiàn)了這種離別時的悲傷和得遇“相知”的意外喜悅。這復(fù)雜情感的交融,便化成了屈原筆下這兩行傳誦千古的名句。主人公抬頭遠望,只見少司命荷衣蕙帶,已倏然消逝于青云縹緲之中。但那云層卻還久久留在空中,仿佛在等待著什么。她因此發(fā)出了詢問:“君誰須兮云之際?”
詩人抒寫少司命的回答,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奇思和深情?!芭c女沐兮咸池”四句,字面上頗難索解,前人因此疑為《河伯》之句在此篇的摻入。但倘若聯(lián)系民間“求子”的習(xí)俗,便可迎刃而解。孫作云先生在《〈詩經(jīng)〉戀歌發(fā)微》中指出:古人有“祭祀生子之神的‘高禖’,以及用洗滌的方法來求子的風(fēng)俗”?!肮湃讼嘈?,不生子也是一種病氣。他們在祭祀高禖時,順便兒在河上洗洗手,洗洗腳,或干脆跳到水里洗一個澡”。由此看來,少司命的愿與主人公“沐乎咸池”,正是為了實現(xiàn)這位“美人”的求子熱望。只不過她既為神女,洗沐的地方也就神奇——那是太陽神“東君”洗澡的咸池。而據(jù)神話傳說,太陽神還是一只神鳥(三足鳥)。那么,在他洗澡的咸池,就可能有“鳥卵”飄浮,主人公便很可以象傳說中的簡狄一樣“吞卵”而孕了。明白了這一層,再看“望美人兮未來,臨風(fēng)怳兮浩歌”二句,人們便可感受到:這位少司命對那些“求子”的“美人”,是何其關(guān)切。當(dāng)她知道,這人間“美人”并不能和她一起“沐兮咸池”的時候,不禁臨風(fēng)放歌、思情綿綿了。
詩之結(jié)尾,是對這位美麗神女的熱情贊誦,同時也是對她形象的進一步刻劃。少司命是那樣秀美,她的車乘也絢麗多彩:車蓋由漂亮的孔雀羽毛編成,旗旌則飾有青藍的翠羽。別看她是位女神。卻是身佩長劍的巾幗女杰。“登九天兮撫彗星”、“竦長劍兮擁幼艾”,描述這位女神手持長劍、升登九天,為保護幼童而嚴(yán)密監(jiān)視彗星(它的出現(xiàn),是人間災(zāi)禍的預(yù)兆)的景象,于嫻雅溫和之中,又透出一派英姿颯爽之氣。有這樣一位少司命做兒童的保護神,人們怎能不喜形于色,發(fā)出“蓀獨宜兮為民正”的由衷贊嘆?
從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看,《少司命》的寫法,適應(yīng)于塑造這位女神的特點,運用的是清麗柔和的飄忽筆觸。詩人用清幽的蘼蕪、秋蘭,映襯神女的嫻靜雅潔;以荷衣蕙帶等衣飾,狀貌她輕盈飄逸之態(tài),色彩素雅、清麗,線條細膩柔美。少司命與“美人”的對唱,辭情舒展、悠長,其愁思和歡樂,均是淡淡的,沒有很大的起落。正如清亮的溪流,潺潺而來,幽幽而去。與《大司命》的來時風(fēng)云變色、去時高馳沖天的豪放不同,顯示的是輕云舒卷的清新。
上一篇:《小明》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巷伯》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