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交黃鳥,① 自在的小鳥兒,
止于棘。② 息在棗樹里。
誰從穆公, 誰跟穆公去送死,
子車奄息。 他是奄息子車氏。
維此奄息, 好個奄息子車氏,
百夫之特。③ 百個男兒怎能比。
臨其穴, 對著墓穴象張開的口,
惴惴其慄。④ 誰都嚇得直發抖。
彼蒼者天, 蒼天啊蒼天,
殲我良人。 為啥偏要殺好人。
如可贖兮, 如果可以去替換,
人百其身。⑤ 我死百回也甘心。
交交黃鳥, 自在的小鳥兒,
于桑。 飛來桑樹上。
誰從穆公, 誰跟穆公去殉葬,
子車仲行。 他是子車好仲行。
維此仲行, 子車家的好仲行,
百夫之防。⑥ 百個男兒比不上。
臨其穴, 對著墓穴象張開的口,
惴惴其慄。 誰都嚇得直發抖。
彼蒼者天, 蒼天啊蒼天,
殲我良人。 為啥偏要殺好人。
如可贖兮, 如果可以去替換,
人百其身。 我死百回也甘心。
交交黃鳥, 自在的小鳥兒,
止于楚。 息荊樹。
誰從穆公, 誰跟穆公去死路,
子車鍼虎。 他是子車好鍼虎。
維此鍼虎, 子車家的好鍼虎,
百夫之御。⑦ 百個男兒敵不住。
臨其穴, 對著墓穴象張開的口,
惴惴其慄。 誰都嚇得直發抖。
彼蒼者天, 蒼天啊蒼天,
殲我良人。 為啥偏要殺好人。
如可贖兮, 如果可以去替換,
人百其身。 我死百回也甘心。
【注】①交交:小鳥飛來飛去的樣子,或說是鳥叫聲。②棘:叢生有刺的酸棗樹。③特:杰出。④惴惴:恐懼。⑤人百其身:人們愿拿一百個自己去換取“三良”的生命。等于說愿死一百回。⑥防:即方,比的意思。⑦御:匹敵。
此詩歷來以為是秦人哀悼“三良”之作。所謂“三良”就是春秋時代為秦穆公殉葬的子車氏三位大夫——奄息、仲行、鍼虎。此事在《左傳·文公六年》和《史記·秦世家》中,均有記載。詩中也直接提到穆公和“三良”的名字,并有“誰從穆公”、“臨其穴”等語,所以舊說是可信的。
殺人殉葬,或以活人殉葬,是奴隸制社會的一種野蠻殘忍的習俗,直到春秋時代,仍然存在。這種野蠻丑惡的行為,寫入詩中,能否對作品加以鑒賞呢?回答是肯定的。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不僅在于它寫了什么,更重要的還在于它怎樣寫以及用什么思想態度和感情去寫。《黃鳥》一詩,不僅表達了秦國人民對“三良”的痛惜和哀悼,更表達了對殉葬這種野蠻習俗的痛恨和憤怒。在那個新舊制度和新舊思想逐步交替的時代,這首詩不止是對“三良”高唱的挽歌,也是對舊禮制敲響的喪鐘。
詩的開頭以交交黃鳥起興,由此引起詩人的聯想。往來飛翔的小鳥何等自由,它可以飛來,也可以飛走。可是人為什么一定要跟著別人去死,而不能象小鳥那樣自由?特別是子車奄息這樣的好人,為什么一定要成為穆公的殉葬品?“誰從穆公”不是一般問句,也不是詩人的自我設問,它包含著極大的惶惑和極度的悲憤。接著詩人贊揚奄息是百里挑一的杰出人才,可是他竟然要去死。當人們面對著墓穴,誰不感到恐懼戰慄,隨著恐懼痛苦而來的又是不可抑止的憤怒。詩人不禁呼天搶地大喊起來:蒼天啊,為什么要殺好人?蒼天當然不會理睬,誰也不會承認自己是罪魁禍首。詩人只好喊叫著:如果可以替換,我們愿意死一百次去替換他。在這片聲音里,我們聽到的不僅是強烈的抗議,而且也是無可奈何的痛苦哀怨。
全詩三章,分別哀悼“三良”,詩句重疊回環,反復詠唱,加強了悲憤的氣氛。
上一篇:《麟之趾》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鼓鐘》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