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驖孔阜,六轡在手,公之媚子,從公于狩。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公日左之,舍拔則獲。
游于北園,四馬既閑。輶車鸞鑣,載獫歇驕。
這首詩描寫的是秦君舉行盛大田獵的情景。《詩經》毛傳說詩中的主人公是秦襄公,不可靠。這首詩采用前后對比的手法,展示了秦君在緊張激烈的圍獵中雍容鎮定的氣度。
首章描寫田獵時君主的盛大儀從。駕車的四匹黑色駿馬驃悍如龍,手緊握著六條韁繩,控馭著它們,另外兩條驂馬的韁繩則系在腰間玦上,顯示出馭手的高超的駕車技巧與馬的雄壯馴良。毛傳說,驖義為驪,黑色。陸佃則說深黑色的馬叫驪,赤黑色的馬叫驖,總之,服役的是四匹黑色的駿馬。國君的身后跟隨著他寵愛的大臣。高亨認為,媚子是指秦君的八子,與古注不合。次章描寫了狩獵的過程,突出了國君的英武。掌管主室苑囿的官員——虞人驅趕出群鹿。辰,據馬瑞辰說,與麎相通,義為大公鹿。這些鹿都非常壯碩,國君命令馭手從左面追趕,他手挽強弓,箭不虛發。舍拔,射箭;拔,箭的末端,這兩章夸張地表現了狩獵的隆重與緊張激烈。形容駿馬和鹿群都極力突出它們的肥壯。肥壯的駿馬顯示出君王的高貴與英武,強悍的駿馬與肥碩的鹿群形成勢均力敵的對手。一句“公日左之”,凸現出人獸交馳,煙塵飛揚的角逐場景。但是,緊張之中卻又透露出輕松,秦君高超的武藝,使得這場激烈的角逐仿佛是預先安排好的游戲。
末章描寫了緊張的狩獵之后,滿載而歸的貴族們在苑囿中信馬漫游的場景。詩作者并沒有直接去寫貴族們輕松愉快的心情,而是通過其他事物的情態暗示出這一點:馬兒邁著輕快的步子,嫻熟地奔跑著;輕車上的鸞鈴清脆的響著,伴隨著細碎的馬蹄聲;獵狗們在劇斗之后,懶洋洋地坐在車上,或許它們在享用了主人賜給的食物之后,仍細細地回味著它的芳香以及剛剛過去的急驟地奔馳追逐場面。輶車是一種便于驅馳的輕車,鑣就是馬銜;在古代長嘴的獵太叫獫,短嘴的獵犬叫歇驕。
這首詩雖然不長,但是韻腳卻頻繁轉換,作者通過這種手段突出兩種場面對比,第二章以“碩”、“獲”為韻,在上古音系中,碩屬禪母鐸韻,獲屬匣母鐸韻,同為收音急促的入聲字,而末章寧靜安閑的場景,作者則使用了“園、閑”與“鑣、驕”兩組非入聲韻。末章的舒緩悠長與次章的急促短暫在語音層面上的對立,與兩章情調上的對立合符若節,相得益彰,顯示出作者獨具匠心的安排。
這是一首內容不很吸引人的作品,不過,作者在這尺幅之地精心雕琢的濃淡相間的高貴華麗的畫面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隰有萇楚》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鶉之奔奔》原文|譯文|注釋|賞析